搭建元宇宙空間 創造閱讀新場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15 11:24:12
來源:科技日報

搭建元宇宙空間 創造閱讀新場景

字體: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一座特別的圖書館——北京城市圖書館。這裡不僅有起伏的“知識山丘”,有寬敞明亮的“森林書苑”,還有未來感十足的“元宇宙體驗館”。多種功能的集合讓這裡成為了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吸引讀者前來“打卡”。

不久前,北京城市圖書館“元宇宙體驗館”項目入選了2024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十佳案例。元宇宙體驗館這一創新應用場景提供了哪些獨特體驗?應用了哪些技術?記者日前前往北京城市圖書館一探究竟。

(資料圖片)

元宇宙體驗館位於北京城市圖書館一層西北角,藍色是這裡的主色調。走進館內,涌動的“波濤”縈繞其間,炫酷大屏上的數字人正默默“注視”着來來往往的參觀者,科技感十足。元宇宙體驗館創制團隊創意總監、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費俊介紹,元宇宙體驗館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閱讀場景,這個場景代表了設計團隊對未來的閱讀和知識分享的想象。

“元宇宙體驗館設計理念的核心在於,通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對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中存在的單一性和互動性不足等問題進行革新,創造一個沉浸式、多維度、互動性強的閱讀場景。同時,我們重視用戶體驗的個性化和場景的沉浸感,通過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實現內容的智能推薦和個性化服務。”費俊説。

為實現這一目標,項目團隊將元宇宙概念與圖書館的傳統功能相結合,形成思之域、閱次元、言之境、化之身和數據海五大功能區。

“思之域”是公共元宇宙板塊,讀者可以通過一塊大屏幕,以“第三視角”漫游整個圖書館。“我們基於北京城市圖書館的空間特色,重新構建了公共元宇宙場景,讀者的數字人形象可進入‘少年兒童館’‘古籍文獻館’‘藝術文獻館’與‘非遺文獻館(地方文獻館)’四個主題場景,並與場景進行互動。”費俊介紹。

“閱次元”是個人元宇宙板塊,通過操作系統,讀者可以根據提供的道具,搭建自己心目中的書房。“這一場景結合了虛擬現實技術,為讀者提供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多感官交互體驗。用戶仿佛置身於一個平行宇宙之中,享受沉浸式閱讀。”費俊説。

“你可以講個童話故事嗎?”“當然可以,我來講個小螞蟻和大松果的故事吧。”這是數字人圖圖和一位觀眾的對話。“言之境”是公共數字人板塊,在這裡,讀者可以與魯迅、兒童、未來人三個角色進行語音對話。記者了解到,兒童角色圖圖精讀了大部分童話書,擅長解答童話方面的問題。費俊介紹:“‘言之境’板塊搭載了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為數字人賦予了‘靈魂’,讓讀者擁有更加自然和富有情感的對話體驗。”

“化之身”是用戶數字人板塊。在這一場景中,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數字人,並登錄公共元宇宙進行互動。該板塊通過面部表情和動作的細節捕捉,讓用戶實現高度個性化的交互體驗。“數據海”板塊則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將館藏資源以直觀、藝術化的方式呈現,形成可視化的資源數據圖像。

記者了解到,自北京城市圖書館開館以來,“元宇宙體驗館”已接待超200萬人次的訪問。這一創新應用場景的火爆,體現了人們對高質量文化體驗的期待,也是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發展的優秀案例。

當前,各類科技手段在文旅産業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體驗,還能促進文化的傳播和創新。“元宇宙閱讀場景實現了線上虛擬空間與線下實體空間的無縫融合,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文化體驗方式。我相信,‘元宇宙體驗館’不僅可以應用於圖書館領域,未來還可以拓展到其他文化旅游領域。”費俊説,只有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科技與文旅的融合才能有“1+1>2”的作用。

“在未來,數字技術將如同一位魔術師,為文旅場景帶來無限的可能性。”費俊説,“無論是在古老的遺跡中,通過增強現實技術讓歷史重現,還是在現代的藝術展覽中,通過交互式體驗讓藝術作品與觀眾對話,數字技術都將賦予文旅場景新的生命。我們期待着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能夠創造出更多觸動人心的文旅場景。”(記者 吳葉凡)

【糾錯】 【責任編輯:翟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