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丨杭州:遲桂花開香滿城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17:00:21
來源:新華網

文旅新探丨杭州:遲桂花開香滿城

字體:

  新華社杭州10月31日電 題:杭州:遲桂花開香滿城

  新華社記者鄭可意、劉澈

  “憋”了四十天左右的杭州桂花近日開放。一時間,香氣盈城,甜沁人心。

  “中秋節過後就一直在盼著的,不知道哪陣秋風就給它吹開了。”在杭州定居近二十年的市民吳燕説,桂花開的時候,不必誰特意告知,只是在某個尋常的早上推開窗,涼涼的空氣裏夾着一絲淡淡的甜,心頭就跟着一亮。

  在錢王祠景區,朱墻黛瓦間的桂樹枝頭上還攢着不少小花苞,清幽雅致。西湖景區水域管理處風景園林科高級工程師徐冰説,預計十一月初,它們就會成團成簇地“爆發式”綻放,香氣將迎來最盛。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錢王祠景區內的桂花。(文相傑 攝)

  這兩年,桂花花期總是“姍姍來遲”。浙江省氣象局宣傳科普首席專家樓茂園説,桂花開花前喜涼,當氣溫降到20度左右,其花苞內就會富集芳香烴類物質,再加上合適的雨水滋潤,便易開花。今年夏季以來,長三角地區持續高溫少雨,讓桂花的“休眠期”變長了。與此同時,部分品種的荷花花期有所延長。這幾日漫步西湖邊的北山街,人們還能看見荷與桂在同一片天地間“同框”的“奇觀”。

  杭州西湖景區長橋景點的桂花。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桂花雖遍佈多地,與杭州卻格外有緣分。“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些詩句見證了桂花在杭州的悠久歷史。

  西湖孤山秋景,天氣晴好,湖面漣漪,嫵媚動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據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不完全統計,杭州全城分佈着500余萬株桂花樹。全國共有100多種桂花栽培品種,杭州一城就擁有70種。

  1983年,杭州將桂花確定為市花;2006年,“滿覺隴賞桂”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杭州秋日一大盛事。從詩情畫意到日常煙火,桂花安靜地融入城市的呼吸之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別樣意趣。

  2025年10月29日,小學生在杭州西湖景區錢王祠內秋游,院內桂花香氣四溢。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滿覺隴是西湖南邊一座栽滿桂花的小山塢,花開時香聞十里。家住下滿覺隴108號的村民沈榮燕一家最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60歲的沈榮燕和91歲的父親沈啟龍都是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桂花食品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桂花糖、糖桂花、桂花茶、桂花醬……不少游人聞香而來,駐足購買挑選。

  游客坐在滿覺隴的桂花樹下用餐。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走進沈家院子,一口口陶土燒制的大缸裏腌滿了桂花,每口可以裝千斤左右。沈榮燕説,每年五六月就要開始準備梅鹵,等到秋天桂花盛開,打下來用滷水腌制,讓酸與鹹中和花的苦和澀。之後再經過搓糖、曬乾,清甜的糖桂花就做好了。“做食物用金桂、銀桂為好,丹桂雖然顏色艷,但不香不甜。”

  沈啟龍的大半生都伴隨着桂花香走來。他還記得年輕時自己帶上腌制好的一桶桶桂花,從杭州拱宸橋下的運河上船送貨的場景。“老底子杭州棒冰廠一年要買我3萬斤糖桂花,做成桂花赤豆棒冰;還有一種桂花蛋糕,8分錢一塊,小孩子吃到很開心的;杭州西湖酒廠還專門生産桂花酒……”

  沈榮燕説:“我讀書畢業回來,爸爸就把做糖桂花的手藝交給我,一直跟我説,要好好接他的班。”

  用沈家人的話説,腌制桂花是辛苦活,很費工夫,可一年也就這一季,他們還在堅持。“希望純手工的技藝不要失傳,我們靠細水長流,還要傳承給我的女兒一家。”沈榮燕説。

 

  策劃:王黎

  視頻製作:劉澈

  海報製作:李歡

  新華社國內部、浙江分社聯合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