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億”想不到:上海的新“模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8 19:11:08
來源:新華網

這幾個“億”想不到:上海的新“模子”

字體:

  新華社上海10月28日電(記者丁汀、周心怡)走進徐匯區的“模速空間”,這個成立僅兩年的創新載體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在這裡,各類戰略性新興産業交流活動“檔期”排得滿滿當當,創新沙龍與創業培訓層出不窮。企業展廳裏,科技産品在頻繁的展示交流中尋找着合作契機,形成了獨特的“創新濃度”。這片總面積超6萬平方米的空間,已成為吸引全球青年創新獻智的“超級孵化器”。

  這是2025年4月29日拍攝的上海市徐匯區“模速空間”外景。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上海,一種以創新為內核的“新模子”正在形成。它不再是傳統的産業增長模式,而是通過新場景、新協同與新速度,讓新質生産力在這片熱土上煥發勃勃生機。

  在浦東張江AI小鎮的“模力社區”,産業協同展現出全新面貌。“請幫我就近規劃一條逛吃路線。”在極豆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智能座艙中,用戶只需一句語音指令,大模型就能迅速調用生態夥伴的服務接口,智能規劃路線並推薦周邊高分餐廳。極豆科技戰略合作部總經理趙彬深有感觸:“算力供應商、下游夥伴、客戶企業近在咫尺,新想法能迅速轉化為新産品。”

  10月13日,嘉賓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內的“模力社區”參觀人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楊浦區的創新速度同樣令人驚嘆。在上海“滬九條”政策發布僅兩天后,位於大創智園區的在線文娛産業新載體“V聚場”便正式投入運營。這個由4700平方米傳統寫字樓改造而成的空間,配備了專業攝影棚、配音室、特效製作中心等共享設施,短短兩個多月已吸引13家大V工作室、8家MCN機構簽約入駐,另有300余家企業表達入駐意向。

  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創智天地,一座名為“V聚場”的三層創新載體7月投入運營。新華社發

  這些創新場景的涌現,最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22日,上海發布2025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前三季度,三大先導産業製造業産值同比增長8.5%,增速快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2.8個百分點。其中,人工智能製造業增長12.8%,集成電路製造業增長11.3%,生物醫藥製造業增長3.6%。

  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後,是上海自去年發布首批“市區協同”千億級産業集群戰略的持續發力。作為“人工智能(大模型)”千億級産業集群所在地的徐匯區,通過“模速空間”等創新載體快速集聚産業要素;浦東新區依託張江AI小鎮等&&強化産業協同;楊浦區則通過“V聚場”等新載體搶佔在線新經濟賽道。三大區域各展所長,共同勾勒出上海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曲線”。

  這些千億級産業集群,正成為新質生産力在上海落地生根的生動案例。它們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更成為前沿科技的孵化地和商業模式的試煉場。

  9月10日,工作人員(左)在向參觀者介紹人工智能産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如今,上海已擁有上萬家人工智能企業、2萬多件人工智能發明專利和近30萬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隊伍;截至2024年底,上海有各類科創載體約580家,孵化企業和團隊超2萬家,僅2024年一年新增的在孵企業數就達到了2389家。從芯片設計到製造、封測、裝備、材料,全産業鏈環節的領先優勢,為産業集群的持續創新提供了堅實底座。

  一邊釋放創新潛能的乘數效應,一邊撬動政府治理能力的質效提升,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進一步構建為上海贏得了發展主動。守好産業發展的關鍵點和主陣地,上海有關部門&&,將繼續深化市區協同,不斷推動各區特色化發展,發揮各區自身優勢,錨定主導産業,深耕細分賽道,共同推動上海特色産業邁向新高度。

  這條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上海路徑”,正推動着特色産業不斷突破,為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在這片熱土上,上海的“新模子”正在書寫屬於自己的時代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