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丨湖南雙峰縣:抓黨建強基層 謀發展惠民生-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7 09:34:36
來源:黨建網微&&微信公眾號

經驗交流丨湖南雙峰縣:抓黨建強基層 謀發展惠民生

字體:

抓黨建強基層 謀發展惠民生

劉文韜

  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地處湘中腹地,是革命老區縣。近年來,雙峰縣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注重抓黨建強基層,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在鞏固政治生態、壯大縣域經濟、增進民生福祉上持續發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讓這片紅色熱土煥發蓬勃生機。

  在鞏固政治生態上發力,積極營造良好環境

  雙峰縣委堅持將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學鑄魂加強理論武裝,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成為常態,用嚴的基調、實的舉措涵養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以學鑄魂,統一思想認識。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縣黨員、教育人民。堅持領導帶頭學,嚴格落實“第一議題”,紮實組織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促進幹部主動學,積極創建“學‘習’進行時”幹部學習講堂;動員群眾廣泛學,常態化組織縣委宣講團、專家學者、志願者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宣講,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打牢全縣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根基。

  以實選人,激活幹部動能。縣委鮮明樹立選賢任能導向,大力評選“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幹部,擇優選拔年輕幹部進入縣直部門及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公開招聘事業編制人員,讓實幹者有奔頭、有為者有地位,一批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好的優秀幹部從基層脫穎而出,帶動全縣形成“比學趕超”的幹事氛圍。

 以嚴立規,守牢發展底線。縣委堅持把解決群眾關切作為工作出發點,對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零容忍”。某學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後,縣委書記第一時間督辦,相關部門徹查到底,對涉事人員依規依紀嚴肅追責,推動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把“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落到實處,嚴肅查處干擾群眾生産經營行為,讓經營主體心無旁騖謀發展。

  在壯大縣域經濟上發力,努力提升發展動能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雙峰素有“中國農業機械之鄉”的美譽,是農業大縣。縣委強化黨建引領,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興産業、抓項目、強振興,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量質齊升”。

  三級書記抓振興,“一村一策”壯大集體經濟。在鄉村振興中,縣委書記帶頭深入全縣523個村(社區)開展實地調研,為村集體經濟“把脈開方”、造血賦能。鄉鎮(街道)書記遍訪村社、現場問效,各村黨支部書記逐家入戶、一線紓困。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全縣推行“一村一策”,盤活村級閒置資源。青樹坪鎮黃田凼村利用廢棄紅磚廠建設石材工業園,帶動周邊村民就近就業、增收致富;井字鎮銅梁村流轉荒山建成油茶林,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萬元,讓“閒置資産”變成“增收活水”。

  縣域産業“一盤棋”,精準定位激活新質動能。縣委精準定位自身在湖南省“4×4”現代化産業體系和婁底“材料谷”建設中的坐標,以高新區擴區調區為契機,推動形成“一區三園”産業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做強優勢産業,加快農機産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化改造,打造南方丘陵山區智慧智能農機産業鏈高地;改造傳統産業,加快完成鑄造産業綜合整治,推廣綠色工藝、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17家鑄造企業完成智能化技術改造,獲評“中國鑄造産業集群試點縣”。

  優化政商關係,為企業發展築巢引鳳。縣委推動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明確幹部與企業交往邊界,杜絕吃拿卡要,主動當好“服務員”。針對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縣委定下“企業進展第一時間掌握、困難最快速度解決、事項全程包保辦理、環境共同營造”的規矩,推動入企檢查頻次大幅減少,水電氣等要素成本穩步下降。在龍頭企業引進科研人才時,打破常規為緊缺人才解決編制問題;在企業遇到資金、用地難題時,搭建“一站式”&&推動政策直達,認真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提高政策實施精準度,讓投資興業的企業主吃下“定心丸”。

  在增進民生福祉上發力,持續治理弱項短板

  人民群眾在哪,民生需求在哪,黨建就覆蓋到哪。縣委圍繞民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民生,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強化基層治理,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破解交通瓶頸,解決農民出行難。為了解決農村客運多年來“車況差、班次少、亂收費”等問題,縣委將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革列為頭號民生工程,在立下“群眾得實惠、企業可持續、財政能承擔”軍令狀後,全縣700余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用兩個月時間完成254&私營客車的收購,投入110&新能源客車,票價直降30%,523個行政村(社區)被納入“客運輻射圈”。在南北環線建設中,縣委、縣政府主動自我加壓,通過挂圖作戰、倒排工期,最終在2024年春節前順利貫通,徹底解決春運期間交通擁堵難題,有力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補齊民生短板,優化服務保障。針對“看病難”問題,縣委、縣政府於2021年至2024年先後完成了縣婦幼保健院、縣人民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等整體搬遷新建,通過與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共建醫聯體,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也已全面鋪開,完成後將解決全縣六成以上居民用水難題,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強化基層治理,夯實穩定根基。縣委將信訪積案化解作為民心工程,縣委書記帶頭包聯積重難案,通過“講政策+送溫暖”等方式,積極推動信訪積案圓滿化解。有一名“老上訪戶”因房屋拆遷心結難解,縣委組建專班,縣委書記多次接訪溝通,既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又耐心疏導其情緒,最終圓滿解決,帶動當地形成“依法訴求、理性表達”的良好氛圍。推動現代智能技術與傳統治理相融合,用活“片組鄰”三長制,對苗頭性問題第一時間處置,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來源:2025年第10期《黨建》雜誌,作者係《黨建》雜誌社總編室主任)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