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大豆豐收記:金豆搖鈴 收穫滿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6 14:56:14
來源:新華網

黑河大豆豐收記:金豆搖鈴 收穫滿倉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10月26日電(記者王君寶)北疆黑河,千里沃野,金色豆浪隨風起伏,收割機的轟鳴聲喚醒了大地。

  深秋的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大豆收穫與整地無縫銜接,聯合收割機在田間往返穿梭,金色豆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種植戶們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黑河的大豆産量約佔全國七分之一。2025年,黑河市以“穩面積、提單産”為核心目標,創新機制、科技賦能、精準施策,推動大面積單産提升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糧食總産預計突破120億斤,大豆高産地塊實收畝均單産突破600斤,為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貢獻黑河力量。

  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豆農們正將收穫的大豆裝車。新華社發

  “今年我們合作社種植的一萬畝大豆,已經收穫完畢,雖然今年春播往後推遲了三到五天,但今年是個豐收年,糧食總産量也特別高,今年後期雨水特別調和,光照也充足,提升了糧食的産量和品質。”望著收穫的大豆,黑河市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介紹,今年他的大豆畝産近400斤,較去年每畝增産至少30斤。

  黑河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梁昕介紹,10月的黑河高溫少雨,氣候條件總體向好,極大助力秋糧的收穫。

  但黑河大豆豐收的秘訣不僅於此。

  雖然今年春季遭遇倒春寒,播種時間較往年有所推遲,但當地農戶通過選用抗逆性強、高油高産的大豆良種,配合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等科學種植方式,穩住了苗情,後續風調雨順,實現了大豆品質與産量的突破。

  良法離不開良種。近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五大連池市現代農業(大豆種業)産業園、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等“國字號”落戶黑河,全力打造北方大豆種業“硅谷”,研發大豆種業“芯片”。

  走進中國農科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的試驗田,3萬份良種材料正接受性狀篩選,育成的“中黃901”等6個高産早熟大豆新品種,已在田間展現出優異的抗逆性與豐産性。

  依託100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市縣鄉三級農技體系,黑河統籌70余家科研院所與企業協同攻關,年研發良種材料3萬份,良種繁育面積突破300萬畝,實現主糧作物良種覆蓋率100%。黑河年種子銷量佔北方春大豆市場份額的50%以上,對穩定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大豆生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黑河,收穫和整地無縫對接。新華社發

  黑河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蘇輝介紹,黑河市將耕地輪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近年來,共落實輪作試點面積超1500萬畝,補貼資金超23億元。北安市二井鎮建華村,大豆輪作地塊實收平均畝産達523斤,畝均增産50斤;五大連池市太平鄉慶豐村,大豆輪作地塊畝産560斤,畝均增産60斤,科技賦能“藏糧於地”效應凸顯。

  此外,當地堅持秋收、秋整地、秸稈綜合利用“一條龍”模式,以深松作業代替淺翻淺松作業,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3.9%,還田利用率達80.9%,全面實現“黑色越冬”。10000多&&型農業拖拉機、8000多&&型聯合收割機等現代農機具,也使得黑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9.9%。

  黑土地上,一粒粒金黃的大豆正匯入大國糧倉的洪流。從種業創新到耕地保護,從技術集成到機制變革,黑河市正以全域協同之策,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