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9月22日電(記者羅江、楊冠宇)在海南省洋浦保稅港區的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工人們忙碌地分解來自巴西和阿根廷的牛肉,為後續生産牛肉乾、醬鹵牛肉等即食産品做準備。
拉美地區是中國的主要肉類進口地之一,該地區畜牧業草飼比例高,脂肪含量較谷飼肉類低,符合當前中國消費者對食品的健康、低脂需求。面對日益增長的外貿需求,2023年洋浦港開通了至巴西的南美洲集裝箱航線。
近年來,中國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超30%內銷免關稅政策最早在洋浦保稅港區落地。不少肉類加工企業紛紛在洋浦落地建廠,從拉美國家進口原料進行加工。
這是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5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我們從巴西、阿根廷進口牛肉,在洋浦製作成商品後銷往全國。”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負責人王偉壯説,巴西和阿根廷牛肉品質好、成本有優勢、供應穩定,公司每年從拉美進口約2000噸牛肉,隨着生産規模擴大未來還將增加進口量。
海口海關數據顯示,近年來越來越多拉美國家的特色産品出現在海南市場。今年前8個月,咖啡、鮮櫻桃、龍舌蘭酒等産品進口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中國餐桌上的拉美“風味”更多了。除了大豆、牛肉等傳統品類,智利車厘子、秘魯藍莓等優質水果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旺盛。如今,還有一些原産於拉美的獨特水果品種在中國“安家”。
海南省琼海市的“世界熱帶水果之窗”瓜果飄香,來到這裡就像走進一座水果博物館。建設運營該園區的海南盛大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包括拉美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地引進近700個水果品種,並篩選出口感好、産量穩定、市場接受度高的品種推廣種植。
原産於古巴的馬梅果、原産於巴西的四季紅櫻桃、原産於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花生奶油果……各種來自拉美的“新奇特”水果長勢良好。
這是在海南省琼海市“世界熱帶水果之窗”拍攝的馬梅果(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海南盛大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農藝師陳兵説,海南與許多拉美國家緯度相似、氣候相近。引進的拉美水果品種在海南種植表現良好、適應性強,一些品種已經開始規模化推廣種植。
以燕窩果為例,這一原産於厄瓜多爾的水果過去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説很罕見,如今已頻繁出現在各大超市貨架上。除了從拉美國家進口,中國多個省份已有種植。海南盛大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繁育的燕窩果種苗銷往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多個省份。
當前,海南自貿港正在推進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開展國際種質資源合作日益便利。依託政策優勢和熱帶氣候條件,海南正在積極引進包括拉美地區在內的同緯度熱帶新奇特水果種質資源,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甲水長期從事牛油果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他計劃今年去一趟牛油果的故鄉,與當地科研機構、企業探討深度合作。
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榮邦鄉一牛油果種植園附近,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甲水(左)與種植戶進行交流(8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王甲水説,中國市場對牛油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無論是進出口貿易還是聯合科研方面,中國與拉美國家都存在廣闊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