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9月13日電 題:山河無恙英烈歸——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安葬記
新華社記者張勇健、武江民、劉一諾
金秋九月,碧空如洗,曲樂哀婉,人群肅立。
12日上午,瀋陽桃仙國際機場,1500余名各界代表在此接迎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
空軍運-20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後,4架殲-20戰鬥機護航,並在機場上空通場,“雙20”列陣長空向志願軍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電台裏,殲-20長機飛行員説:“先烈拼盡熱血、保家衛國。今天請您聽一聽我們的威龍呼嘯、看一看咱們的錦繡河山,敬禮!”
10時57分,運-20緩緩降落在桃仙國際機場。機場以“過水門”最高禮儀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
山河已無恙,英雄可歸鄉。
30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英靈及267件遺物時隔70余載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11時25分,軍樂隊奏響《思念曲》,迎回儀式正式開始。樂聲婉轉低回,訴説着人們對英雄的無盡思念。禮兵護衛烈士的靈柩緩緩走下飛機,輕輕地將其安放在棺槨擺放區,並認真地整理了棺槨上覆蓋的五星紅旗。
剛參加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的白田碩,已連續12次執行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任務。“當年,抗美援朝老戰士們毅然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如今,山河無恙,由我們手持鋼槍來保衛他們。”白田碩説。
全場奏響《義勇軍進行曲》,全體人員向志願軍烈士遺骸三鞠躬,以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和無盡哀思。
現場的抗美援朝老戰士莊重敬禮,他們的目光深情注視着曾經的戰友,淚水滑過老兵飽經滄桑的臉龐。
儀式結束後,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在70輛警用摩托車組成的騎警車隊護衛下,由6輛軍用運輸車送往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街道兩側,數千名群眾列隊肅立,迎接志願軍英烈回家。瀋陽全城各交通要點、營運車輛和主要建築打出向英雄致敬的標語。
當車隊行駛到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門前,志願軍老兵程茂友早已在此等候。他已多次迎接戰友們歸來。
“這些年,我無數次夢回戰場,與他們相聚。只要我能動,我就會來接他們。”程茂友説。
89歲的志願軍老兵南啟祥再次吹起了手中的軍號,“我就是要用他們熟悉的號聲,接他們回家。”
魂兮歸來,英雄安息。
13日上午,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30位英勇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烈士英靈,闊別祖國70餘年後,回到中華大地安息。
英雄偉績,彪炳史冊,貞風亮節,正氣長存。75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軍民一道浴血奮戰,歷經2年零9個月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祖國不會忘記,19萬7千多名中華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安葬儀式在陵園的下沉式廣場舉行。廣場中央,寓意英雄如山、祈願和平的主題雕塑靜靜矗立。廣場周圍,環形的烈士英名墻下,放滿了黃白相間的菊花,參加儀式的人們列隊整齊,肅穆站立。
松柏掩映,草木含悲。10時許,儀式正式開始。軍樂隊奏響《思念曲》。禮兵邁着整齊的步伐,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緩緩進入現場。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全體人員向志願軍烈士遺骸三鞠躬。27名禮兵連續鳴槍12響,向志願軍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起靈!”
《思念曲》再度奏響,禮兵們抬起烈士棺槨,繞場半周,緩緩走向地宮。全場人員向烈士棺槨行注目禮,默默送別英雄最後一程。
從2014年起,跨越十余載,1011位英烈終得魂歸故土。
來自空軍某部“模範空降兵連”的劉金池面向黃繼光烈士墓説:“老班長,抗美援朝戰爭,你們以‘鋼少氣多’,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們,如今我們‘鋼多氣盈骨更硬’,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戰勝一切來犯之敵。”
忠魂不泯,浩氣長存。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中心,銘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靈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巍峨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