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首次革命文物考古揭開東北抗聯密營真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0 20:41:01
來源:新華社

黑龍江首次革命文物考古揭開東北抗聯密營真相

字體:

  自2024年6月考古發掘項目啟動以來,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的雞冠山東北抗日聯軍密營遺址迎來首次系統性考古發掘。記者從8月20日在木蘭舉行的考古發現公布儀式上了解到,此次發掘面積達1000平方米,共布設7個探方,發現遺物3724件,為深入研究東北抗聯歷史提供了重要實物證據。

黑龍江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遺址航拍。(哈爾濱市委宣傳部供圖)

  雞冠山地處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其東北抗聯密營遺址於2015年被發現。該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達11平方公里,共包含10個區域、337處遺跡點,戰壕、交通壕1610延長米。遺址功能分區明確,涵蓋林下軍墾密營、儲藏窖密營、軍事工事密營、駐軍密營及後方基地密營等,是一處規模宏大、功能完備的東北抗聯革命文物遺址。

黑龍江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遺址航拍。(哈爾濱市委宣傳部供圖)

  木蘭縣委書記徐向峰介紹,抗日英雄趙尚志曾在木蘭縣戰鬥過,遺址內還留存着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參謀長許亨植戰跡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行見證人王子陽墓地等歷史遺存。

黑龍江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遺址發現的彈殼。(哈爾濱市委宣傳部供圖)

  簸箕掌遺址是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遺址中的重要區域。木蘭縣簸箕掌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劉偉介紹,此次考古發掘主要針對簸箕掌遺址,通過對其形態布局的分析並結合出土遺物,可初步判定其屬於東北抗聯文化遺存。經過發掘清理的七座房屋均為半地穴式木刻楞結構,既有彈殼、彈頭、彈夾等作戰防禦類遺物,也有斧頭、鐮刀等生産工具,瓷碟、陶盆、罐頭盒等生活容器,實物復原了抗聯部隊當時的戰鬥、生活與生産場景,基本弄清了遺址內房屋的建造形制和布局,明確了壕溝的功能性質。

黑龍江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遺址發現的瓷碟。(哈爾濱市委宣傳部供圖)

  哈爾濱市委副秘書長高會民説,以此次考古發現為契機,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將該遺址努力打造集遺址保護、歷史展示、主題教育、生態體驗於一體的紅色旅游景區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東北抗聯歷史專家劉強敏&&,此次考古發掘是黑龍江省首次開展革命文物考古工作,對於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推動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研究與利用具有特殊意義。(記者楊思琪、張啟明)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