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一面寫錯抬頭的錦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31 18:18:29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一面寫錯抬頭的錦旗

字體:

  新華社廣州7月31日電 記者手記:一面寫錯抬頭的錦旗

  新華社記者毛鑫

  在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綜治中心大廳,有一面墻挂滿了群眾送來的錦旗。常駐辦公的鳳陽司法所所長馬勝佼指着其中一面,對記者賣了個關子:“這個最特別,你看有啥不一樣?”

  記者走近細看:錦旗中間寫着“正義之光照心田,司法溫情暖人間”,抬頭是“贈鳳陽街司法所所長”,落款“李前進敬贈 二零二五年四月”,實在沒看出特別之處。

  “抬頭沒寫我名字,還把我單位寫錯了。”他笑着説。原來司法所前本沒有“街”這個字;李前進雖然感謝馬勝佼,但對他並不熟悉。

  記者約到李前進見面。這是他第三次走進綜治中心,第一次是求助,第二次是送錦旗,這次只談一件事——他與僱主糾纏半個月的矛盾,如何在綜治中心一個小時調解好的。

  李前進告訴記者,他過完年來廣州一家布匹商行打工,沒想到剛12天就被裝載布匹的手推車軋傷了右腳,僱主支付工資和醫療費後辭退了他。雙方就後續的賠償金額發生糾紛,半個月裏兩次報警鬧到派出所。

  “我在這兒人生地不熟,也耗不起時間認定工傷、打官司,只能報警求助。”李前進説。

  4.5平方公里的鳳陽街道,常住人口多達13萬,主業是布匹市場,“小單快活”帶來的靈活用工模式引發的勞資糾紛量常年排全區首位,帶動相應的非警務警情高發,轄區警力左支右絀。

  鳳陽街派出所所長區俊毅説,此類非警務警情中,雙方意見分歧大,往往耗費大量精力仍難以應對,“一旦調解不成,只能大家一起耗着,陷入警情上升、矛盾堆積的死循環,後果就是隨便一宗糾紛都可能把一個派出所拖垮。”

  好在,綜治中心接收了此事,派單給馬勝佼處理,並找來法院、勞動爭議仲裁委、勞動關係綜合保障中心等部門參與調解。

  “雙方都心服才能真正癒合糾紛。”馬勝佼説,調解必須相向而行,情理法相統一。

  李前進初來乍到就負了工傷,理應得到善待;僱主招人還沒過試用期,就賠上一大筆工資、醫藥費和補償,解約也有不得已之處。馬勝佼擺事實、講道理,一筆筆核算醫療費和補償款,再用公開判例向雙方展示走完司法流程的成本和結果。眼看雙方沉默,馬勝佼瞅準時機分頭做兩人工作,最後雙方都松了口,當場和解。

  兩天后,李前進訂做了一面錦旗送到綜治中心表達感謝。“我只知道所長姓馬,不知道全名,就只寫了個單位,哪想到還寫錯了。”他笑着説。

  這面寫錯抬頭的錦旗,反映的正是廣州通過綜治中心為民解憂的真實圖景:“有糾紛,到綜治中心”,在這裡不需要“找熟人”“托關係”。

  廣州,一個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規模2400萬人的超大城市,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複雜多元的利益訴求,給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帶來巨大挑戰。

  有幹部直言,群眾對於自身反映的問題有的並不十分清楚屬於哪個部門,有的需要去幾個不同部門走訪反映訴求,跑來跑去就跑出了“火氣”。

  2022年,廣州緊盯社會治理末梢,率先推動鎮街綜治中心提檔升級,統籌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功能,“一站式”吸納化解矛盾糾紛。

  廣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太平説:“現在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我們要讓‘有糾紛就到綜治中心’成為群眾的自覺選擇,讓群眾在此定分止爭‘消火氣’。”

  綜治中心要成為城市第二“消防中心”,既要建好“消防站”,也要配足“消防員”。

  廣州按照“1+6+N”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要求,安排各級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訪、人社等部門力量和社會各類解紛資源通過常駐、輪駐、隨駐等方式入駐綜治中心。此外,廣州還創新推出“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吹哨人”可對“報到人”進行評價,有力推動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合力。

  “綜治中心最大的優勢,在於明確了多元化解機制,可以快速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給街道泄壓賦能。”鳳陽街道副書記唐志國説,以前遇事要以街道名義去“求人”,現在綜治中心可以直接指定相關部門配合,“這相當於給綜治中心搭建了一套‘超鏈結’系統,對協調化解矛盾糾紛起到重要作用。”

  從“求人”到“指定”,綜治中心的機制創新帶動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走上快車道。群眾的火氣消了,基層幹部也從背負的維穩壓力下解脫出來,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以鳳陽街道為例,幾年來的矛盾糾紛化解率從78%提升到90%;重復報警率從17.42%的高峰下降到近期的11.5%,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分別下降3.47%和36.51%。

  “綜治中心辦得越好,街道黨委操心的雜事就越少,就能騰出更多精力抓發展的工作。”唐志國説,得益於此,街道得以輕裝上陣,加速推動康鷺片區舊改和中大布匹市場向設計研發、品牌營銷等高端業態轉型。

  “有糾紛,到綜治中心”,在廣州,這句在群眾中逐漸流行的話,正在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成為現實。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177個鎮街全部完成綜治中心提檔升級任務,區級綜治中心全部實體化運作。最近,廣州市綜治中心也完成新建。今年1至7月,廣州各級綜治中心接待群眾超過7萬人次,受理矛盾糾紛逾5萬件。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