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以孝子之心守護山西“父母”;工作中,打造警企聯絡&&創新社區治理——
“説謊”12年,他卻成了“誠信之星”
7月6日上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到達廳,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梅園新村派出所副所長姜經緯早早在此等候。
當來自山西的夏佔海、梁巧英夫婦的身影出現時,他快步迎上前去,接過行李,自然地喊了聲:“爸、媽”。接下來的行程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他為“父母”和“弟弟”一家精心準備了上海之旅。
近日,中宣部、發改委發布2024年“誠信之星”,姜經緯是上海唯一一位獲獎者。他獲獎的原因與一個持續了12年的“謊言”有關。
失而復得的上海“兒子”
2003年,山西呂梁革命老區的一戶普通人家遭遇重大變故。一場煤氣事故奪走了夏佔海夫婦長子梁宇的生命,妻子梁巧英雖倖免於難,卻因此癱瘓失憶,智力只停留在5歲兒童的水平。夏佔海無奈向妻子編織出“兒子在外工作”的善意謊言。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夏佔海偶然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一個在世博園區執勤的年輕民警,那張臉與自己的長子梁宇幾乎一模一樣。他激動地站了起來,一個念頭在心裏扎根:如果妻子能見到“兒子”,説不定病情會有好轉。
3年後,《中國夢想秀》節目組幾經輾轉找到了這位民警——時任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世博公安處民警的姜經緯。
“當我在舞&上,夏爸爸顫抖着抱住我,梁媽媽摸着我的臉喊‘小宇’時,我知道,這個‘兒子’是要當一輩子的。”姜經緯回憶起2013年的初次見面,眼眶依然濕潤。
對這個“謊言”的守護從此開始。
這位土生土長的上海民警自學山西話,每逢換季就給老人寄去棉衣棉被,每月固定視頻通話。2018年春節,姜經緯第一次回山西“老家”過年。零下10攝氏度的嚴寒中,夏爸爸早早等在街口迎接。一句“媽,我回來了”讓梁媽媽掙扎着起了身。
今年初,姜經緯再次前往山西,陪夏爸爸買菜做飯,推梁媽媽逛公園。他細心地把餅乾泡在小米粥裏喂給牙口不好的“媽媽”,將甲硝唑碾碎摻在蜂蜜水中緩解苦味。
“樓市會”“反詐咖啡”創新社區治理
梅園新村派出所所在的小陸家嘴區域是陸家嘴金融城的核心區域。針對轄區樓宇密集、企業多元的特點,姜經緯創新打造“樓事會”&&。通過在每棟樓宇設立警企聯絡專員,每月召開風險研判會,每季度開展應急演練,構建起“警企聯動、資源整合、精準服務”的治理新模式。
2024年,陸家嘴金融城一公司財會人員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不法分子利用“木馬病毒”侵入企業郵箱,模仿客戶催款。財會人員未嚴格審核,就將174萬歐元貨款匯入境外賬戶。姜經緯得知線索後,依託“樓事會”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與詐騙分子“賽跑”,僅用24小時就成功凍結全部涉案資金,為企業挽回鉅額損失。如今,“樓事會”已成為浦東警方的得力助手。
此外,姜經緯還牽頭建立金融樓宇微信群,推出“反詐咖啡”,將反詐知識融入白領日常。
將法治教育融入校園
煩瑣的日常工作中,姜經緯需要以理服人。
一次,嶗山二村居民老張因下水道堵塞兩周,家中污水漫溢,惡臭難聞。搶修需進入樓下105室,但房屋主人失聯,老張情緒激動,揚言要強行破門。姜經緯趕到現場後,一邊安撫老張,一邊走訪群眾,得知房屋已轉賣多次。他在房産中介群發布“尋人啟事”,經多方查找,確認産權歸屬某公司。隨後,依託“三所聯動”機制,召集律所、司法所等多方會商,從法律責任、鄰里和睦等方面“講理”,最終説服公司配合,維修人員順利進屋疏通下水道,化解了衝突。
作為轄區24所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姜經緯努力將法治教育融入校園生活。
一所學校的一名七年級男生常欺負女生,一名女生報警稱遭遇霸凌。姜經緯判定雖不構成欺凌,但男生存在行為失范。他與男生談心,引導其認識錯誤,男生最終向女生道歉。
姜經緯將此事搬上課堂,讓學生們對行為規範和法律邊界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後來,該校在浦東新區首次校園安全星級評定中榮獲“五星校園”稱號。(記者 裴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