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7月18日電 題:山東:真金白銀保障夏糧“好收成”變成“好收益”
新華社記者張武岳、賈雲鵬
記者近日在山東嘉祥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看到,夏糧收購現場繁忙而有序,幾位種糧大戶正將車上的小麥卸下。
“從水分、雜質等指標來看,這批小麥達到了優質標準。”經過檢驗,現場工作人員時勝星説。一旁,自動化卸糧設備的傳送帶“嗡嗡”運轉,金黃的糧食如同瀑布般流入糧倉。
山東嘉祥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的夏糧收購現場。(受訪者供圖)
對售糧者來説,糧食收購企業能否正常付款至為關鍵。“如今都是‘錢等糧’,只要糧食檢驗合格、順利入庫,財務人員就會立刻啟動打款流程。”山東嘉祥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總經理殷慶峰對記者説。收糧現場,種糧大戶劉亞歡告訴記者:“一般上午賣糧,下午就能收到款,一點不耽誤買農資。”
“公司資金充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認繳了省級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獲得相應的信保額度。”殷慶峰説,公司資金需求存在季節性,夏秋糧收購高峰期容易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如果能及時獲得短期貸款,就能解燃眉之急。
山東嘉祥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的夏糧收購現場。(受訪者供圖)
農發行嘉祥縣支行行長馬駿介紹,山東嘉祥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認繳糧食基金以來,銀行累計為該公司配套提供了約1.91億元的信保額度支持。“企業使用的是循環貸款,這種模式較為靈活,在批准的額度和期限內可隨用隨借、隨收隨還,有效提高了資金周轉效率。”
殷慶峰説,有了資金支持,公司可及時足額向售糧農民兌付糧款,保障了農民種糧收益。同時,公司確保糧食應收盡收,充足的庫存有助於穩定地區糧食供應。
為推動破解糧食收購企業融資難題,山東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願、風險共擔”的原則,創新財政與企業共同出資的模式,設立省級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為糧食收購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更好引入資金“活水”。
“截至目前,省級糧食基金共出具擔保函162份,撬動貸款153筆、25億元,為保障企業‘有錢收糧’提供了強有力的融資增信支持。”山東省財政廳經濟建設處負責人説。
記者在山東採訪發現,糧食基金在為糧食收購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也為行業轉型發展、提檔升級帶來更多可能性。
農發行廣饒縣支行行長趙斌説,轄區內的廣饒縣匯通糧食有限公司認繳省級糧食基金後,銀行積極對接,累計為該公司投放貸款1.6億元。有了充足資金支持和優惠政策,匯通糧食公司不僅糧食收購能力提升,也有了更多財力推動公司邁向高端化和智能化。
公司總經理劉岩介紹,他們正推進廣饒匯通糧食交易智能雲&&及80萬噸糧食倉儲物流建設項目,打造集現代物流與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糧食物流中心。“項目完成後,公司的糧食年購銷總量預計將達到80萬噸,同時推動我們當地農業産業化及訂單農業發展。”
在廣饒縣匯通糧食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糧食質量檢測。(受訪者供圖)
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了解到,山東還將持續創新糧食基金“共治共享”決策機制,優化基金管理決策參與主體,推動各方共同參與審定基金管理制度、補充基金額度等;同時,支持糧食收購企業配備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推動該系統與省糧食部門信息化監管&&無縫銜接,進一步加強遠程業務指導監管,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