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先賢蓄浩然正氣家興國盛,警後輩展博大襟懷名節風清……這裡是雲陽好家風廳,展出了雲陽曆代優秀人物的家風故事。”重慶雲陽縣黎明家風教育基地從去年4月正式開放以來,吸引了不少黨員幹部前來參觀學習。
家風教育是黨員幹部廉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雲陽縣將百年歷史沉澱的家風文化和廉潔文化因素融合貫通,在鳳鳴鎮黎明村打造農文廉旅融於一體的特色家風教育基地。
“黎明村是中國傳統村落、重慶首批歷史文化名村,當地居民輩輩傳承的家訓、家風等傳遞着崇德向善、耕讀傳家、忠孝廉悌等優秀傳統價值觀念,歷史厚重、家風淳厚。”雲陽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好的家風家訓需要在全社會弘揚,使更多人受到滋養。
記者在雲陽縣黎明家風教育基地看到,這裡有家風學習談、先賢家訓家風、雲陽籍紅岩英烈等主題展廳,還將清廉元素融入歷史文物、自然景觀等,全長700多米的清風廉韻路將相關展館串聯起來,沿途經過睦鄰橋、“崇德倡廉廊”、七戒&、芳華園等廉潔文化參觀點,“廉”景隨處可賞,“廉”文隨處可讀。雲陽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説:“建設家風教育基地,既讓黨員幹部在優秀傳統文化熏陶中提升素養,又讓文化産業新業態助力鄉村振興。”
雲陽縣注重以廉潔文化建設促鄉村文化振興、産業振興。當地將黎明家風教育基地與縣內的蓮湖公園、彭咏梧革命紀念館、廉政教育中心展廳等“串珠成鏈”,將45個清廉村居和相關廉旅“打卡線”融為一體,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文廉旅融合新場景。
建設家風教育基地,推動農文廉旅融合,是雲陽縣深入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一項舉措。近年來,當地充分挖掘縣域特色資源,縣紀委監委、縣委宣傳部等單位成立清廉文化建設專班,制定24項具體措施,形成跨部門、跨業務高效協同機制;通過打造特色陣地、開展專家研討、創作文藝精品、開展作品展覽、組建宣講隊伍等多種方式,推動清廉文化有機融入部門、行業和社會治理。 (記者 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