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5月5日電(記者唐弢)“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村,綠水青山之外,“青年理想集結地”的新標籤格外醒目。
2023年,余村村聯合周邊村整合利用3.7萬平方米土地以及建築等閒置資源,打造青年專屬創業空間——青來集。“00後”吳芷雯已經在這裡工作一年有餘,她的任務是幫助余村招引更多青年,助推青創項目落地成長。
“青來集亦城亦鄉,是介於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一個創業生活&&。”吳芷雯説,在這裡,創業者可以是正在尋找創業夥伴的自由職業者,也可以是懷抱創業夢想的大學生,他們也許只在這裡停留一到兩周時間,也可能變短期體驗為長期共創。
吳芷雯的一項日常工作是排摸村裏的礦山、廠房、民房等閒置資源,為青來集的創業項目提供更多選擇。“我們希望能夠讓青年感受到辦公租賃、人才食宿、青年生活等一站式服務。”吳芷雯説。
吳芷雯在排摸村裏的閒置資源。新華社發
在余村,青年對接青年,青年又服務於青年,也給村子添了更多“新潮范”。
“85後”青年陳喆在村裏開了一家鄉村國漫美學零售空間,希望國漫文化能賦予鄉村更多可能;村裏來了機器人科教融匯實踐基地,把研學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稻海裏“長”出了村裏第一家騎行俱樂部……
剛到村裏的青年創業者總會遇到資金、場地、住宿等方面的問題。機器人科教融匯實驗基地負責人就曾找到吳芷雯,希望為新的機器人設備尋找合適的實驗場地。吳芷雯馬上着手梳理空閒點位,供基地選擇。
在吳芷雯看來,每次幫助創業者們解決問題,更像是朋友間的支持與陪伴,也讓他們對余村産生深深的歸屬感。
吳芷雯為創業者提供政策幫助。新華社發
正是青年間擦出的“互助”火花,讓青來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就集聚了50多個新經濟項目,吸引1000余名青年人才在這裡常態化辦公。
如今,余村還升級推出“青鳥計劃”,在大余村範圍內排摸11個村的資源和需求,目前&&洽談18所高校,以“青鳥計劃”為牽引,建立“村校合作”,讓大學生真實感受鄉村的發展現狀,在鄉村落地他們的專業、創意與熱愛。
“做青年人才發展工作,是一種雙向賦能,共同成長的過程。”吳芷雯説,“我們希望能為廣大鄉村探索出一條青年‘漸進式’入鄉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