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5月2日電(記者程楠、郭剛)春光正好,治沙正忙,開溝、鋪草、覆沙……數十道工序依次進行。當地農戶俯身將麥草鋪入溝槽後,來自廣東省珠海市的江來動作嫻熟地種下一棵梭梭苗。
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收成鎮的騰格裏沙漠邊緣,一片片整齊的草方格沙障如金色漁網般向遠處沙區延伸。和江來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與民勤當地農戶一起,在沙漠邊緣編織“綠圍脖”,保衛賴以生存的綠洲地帶。
江來介紹,她四月初就來到了收成鎮,和這一批次的200多名志願者一起,勞作在沙漠邊緣。“剛來的時候,對民勤乾燥的氣候很不習慣,滿嘴起泡。”她説,過了一段時間自己就習慣了。
沙區條件有限,志願者們都住在沙漠邊緣的大帳篷裏。“條件雖然艱苦一些,但是每天能和天南海北來的志願者們一起勞動,我覺得很開心。”江來説。
記者看到,為了保障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安全有序防沙治沙,當地公安、消防、婦聯、醫療衞生等單位的100多人組成服務隊,與志願者一起駐守沙漠。
在民勤多個治沙點,當地政府和愛心企業還捐贈了食品、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我們有時候品嘗烤全羊,有時候一起吃火鍋,晚上還會組織沙漠篝火晚會。”江來説,因為來到大西北親身參與防沙治沙,自己的人生也變得有些“與眾不同”。
來自全國多地的志願者,正在開展防沙治沙活動。新華社記者 郭剛 攝
民勤縣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之間,這裡生態環境脆弱,但長久以來,當地幹部群眾從未放棄過與風沙抗爭。
今年2月,民勤縣發起的“請到民勤種棵樹”活動“出圈兒”。截至4月上旬,來民勤參與活動的全國志願者達3萬人次,治沙面積4500余畝,種植梭梭、花棒、檸條等沙生植物150多萬棵。
在收成鎮治沙現場,民勤縣種林公益發展中心負責人仲麟&&,通過“請到民勤種棵樹”活動,越來越多全國各地年輕人加入進來,“希望能把這件有意義的事情一直堅持做下去。”
此外,為了幫助像江來一樣的志願者,當地政府協調全縣23家賓館將房價下調10%至20%。民勤縣文化旅游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幹部劉倩介紹,有關部門還贈送給志願者當地景區門票和“文旅大禮包”等伴手禮。目前,享受文旅優惠政策的志願者近5000人次。
據了解,近年來,民勤縣持續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實現“雙縮減”。截至2024年6月,當地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230多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12.08%提高到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