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如何激活海南鄉村“綠色經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2 13:36:06
來源:新華網

一粒種子如何激活海南鄉村“綠色經濟”

字體:

  新華社海口3月22日電(記者 陳子薇)駕車沿着平坦的村道駛進九所村,不出百米,一座三角屋頂的建築映入眼簾,這是一座和村莊融為一體的種子博物館。

  2025年3月5日,九所種子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陳子薇 攝

  九所村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富文鎮,今年年初,九所種子博物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佔地約120平方米的博物館收藏了800余種種子,以分佈地形、使用場景、形態大小等分類陳列。記者觀察到,有的試管裝滿了種子,而有的則是空的。

  博物館運營方海南大山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娟説:“實際上,小小的九所種子博物館能容納一兩千種種子。我們從全國各地蒐集不同種子,也號召當地村民收集種子拿來展覽。現在還有些空位,就盼著來參觀的游客能帶着新種子豐富我們的種子庫。”

  2025年3月5日,周邊村民到種子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子薇 攝

  和常見博物館不同的是,這座種子博物館和鄉村的連結十分緊密。定安縣富文鎮黨委書記吳英艷介紹:“九所村村民喜愛農耕,一直有收集種子的習慣,他們是博物館裏種子重要的蒐集者。村民蒐集的種子中既有海南常見的農作物種子,也有分佈在鄉野山林間的野生植物種子。”

  村民不僅貢獻種子,還負責博物館的日常維護,有人還當起了講解員。今年春節初一到初七,九所村的大學生王珊珊在家門口當起了種子博物館的志願講解員,7天接待游客約1500人次。王珊珊説:“通過講解和互動展示,我了解到種子在生態系統和農業中的重要作用,更真切感受到家鄉的積極變化。家門口的就業機會變多了,游客也為村子帶來了新活力,村裏鄉親的農産品銷售額也增長了不少。”

 2025年3月5日,當地村民作為服務員在九所會客廳為顧客點單。新華社記者 陳子薇 攝

  除了種子博物館,九所村還有九所會客廳、食野餐館和“一米菜園”等配套設施與項目。農閒時,村民在會客廳喝茶聊天;游客來了,能在這兒品茗休息,還能在村裏購買種子體驗種植,在餐廳品嘗自己親手採摘的有機蔬菜……

  游客體驗豐富了,村裏就業崗位也多了。33歲的村民李鳳,以前在鎮上的快遞店打工,一個月前,姐妹介紹她來九所會客廳上班。如今,李鳳不僅能熟練製作咖啡,還會做菜單上的其他飲品。家門口就業,也為她提供了便利,“工作離家近,照顧孩子方便多了。”

  2025年3月5日,九所村的“一米菜園”。新華社記者 陳子薇 攝

  “接下來,我們還計劃引入與種子相關的游學課程和工作坊,將九所村逐步打造成集生態農業、教育、旅游、文化體驗等於一體的鄉村文旅綜合體;希望通過種子保護,延伸出綠色小菜園、有機農業種植基地等新的發展模式,打造零碳低碳、生態宜居村莊。”吳英艷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