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2月21日電(記者張宋紅、唐紫宸)“一燎幹,二燎凈,三燎一生不得病!”
2月20日晚,伴隨着人們的歡呼,一排排篝火“長龍”點亮了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銀河灣的夜空,隨着燎疳活動開始,人們圍繞火堆起跑,接二連三地躍過熊熊燃燒的火焰,在歡聲笑語中許下對新年的美好祝願。這是西北大地特有的春節收尾儀式——燎疳節。
“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燎疳疳”。燎疳是西北地區流傳已久的民間習俗,相傳“疳”是一種十分頑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燒燎才能祛除。燎疳,就是人們祈盼燎去百病,燎去晦氣,在新的一年裏能夠健康平安,日子紅紅火火,家裏五穀豐登。
對於很多西北人來説,燎疳節結束,年才算真的過完了。燎疳,既是一種民俗傳承,更是對未來寄予希望的特色表達方式。
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第八屆銀河灣燎疳節活動“揚花”現場。新華社發
“跨火堆,祛百病”“希望今年成績會更好”“希望今年賺大錢”……在火光的映照下,人們將內心最真切的願望説出來,同家人、朋友一起圍繞着火焰祈福、慶祝。
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燎疳節的精神內核正是中華民族生性樂觀、謀求發展的真實寫照。燎疳作為一種傳統民俗,能在當下“燎”得這麼火熱,與其在賡續傳統中不斷發展密不可分。
2018年,為了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讓更多人體驗燎疳的快樂,惠農區舉辦了第一屆燎疳節,吸引了上千人游玩。
近幾年,伴隨文旅深度融合,燎疳這一傳統民俗也在不斷更新。看非遺展示、賞文藝演出、品特色美食、沉浸式游樂游藝……原本短短一晚的燎疳活動被惠農區逐漸擴展為為期兩天的盛大節日,人們用各具特色的時代活動慶祝這一傳統民俗,在將節日氛圍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同時,也讓傳統民俗具有新樣態、煥發新活力。如今,惠農區的燎疳節每年吸引數萬人參與,成為惠農區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張閃亮名片。
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第八屆銀河灣燎疳節活動專場文藝演出。新華社發
“每年的燎疳活動都會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來,帶動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産業發展,也為游客們留下一段難忘的民俗記憶。”惠農區文旅局局長石曉慶&&。
當人們在燎疳中跳過火堆,既是帶着希望邁向新的一年,也是對傳統民俗的傳承,更是在這一儀式中寄託共同的情感與記憶。
“這燎疳可真是咱家鄉的特色,每年這個時候,不管多忙,我都會趕回來。這種獨特的體驗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民俗的魅力和家鄉的溫暖。”市民王建國笑着説。
正月二十三,儘管西北大地仍未褪去寒冷,但溫暖的火光和人們對未來的熱情點燃了惠農區銀河灣的夜晚,也為這個春節畫上一個圓滿而隆重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