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你敢信?萬人拔河僅用一根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2 15:47:00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丨你敢信?萬人拔河僅用一根繩

字體:

  新華社蘭州2月12日電(記者范培珅、程楠)農曆正月元宵節前夕,63歲的臨潭老人馬寶瑞換上乾淨衣裳,特地走上街頭,來看大夥兒佈置拔河用的鋼繩。

  “我們這裡的萬人拔河比賽,又叫‘萬人扯繩’,上萬人用一根繩分成兩方來拔。”馬寶瑞説,他上一次參加這個拔河活動還是17年前,今年他專門到縣城就是為了繼續體驗這項非遺民俗活動。

  一根繩,聯結一群人,牽動一座城。

  2月10日,在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當地群眾參觀萬人扯繩活動的鋼繩。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每年從農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每晚都會舉行3場“萬人扯繩”活動。群眾在一根長度超過1800米、重約16噸的鋼繩兩側角力競技。在一聲炮響之後,伴隨着周圍數萬名群眾的吶喊聲,扯繩活動正式開始。

  臨潭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玲介紹,臨潭縣的“萬人扯繩”民俗活動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源於古代水鄉拉縴和軍隊操練活動,後來被作為軍中游戲用於訓練兵卒體力。如今,這項拔河活動已成為春節和元宵節期間當地最為激動人心的節慶活動。

  2008年,臨潭縣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拔河協會授予“全國拔河之鄉”稱號。2021年,“拔河(萬人扯繩賽)”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2月10日,在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當地群眾抬起萬人扯繩活動的繩頭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記者在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看到,活動開始前一天,各族群眾就已紛紛走出家門,前來參觀這根長長的鋼繩並合影留念,還有許多人舉起鋼繩繩頭呼喊喝彩討個吉利。

  和人群一起大聲呼應的,還有40歲的藏族婦女萬馬草和她的丈夫。他們特地從毗鄰臨潭的家鄉卓尼縣阿子灘鎮乘車前來,參與“萬人扯繩賽”特色民俗活動。

  “十幾年前我就參加過這個活動,舉起繩頭,就像是舉起龍頭,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幸運。”萬馬草説,就算是力氣不夠舉不起沉重的繩頭,摸一摸也算是沾沾喜氣。

  2月10日,在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當地群眾抬起萬人扯繩活動的繩頭。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記者看到,鋼繩兩側各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由4股直徑約為3厘米的鋼繩纏繞組合而成,第二部分則由2股鋼繩纏繞組合而成,直到第三部分分為兩根互不纏繞的鋼繩。

  這是2月10日在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萬人扯繩活動現場拍攝的由四股鋼繩纏繞而成的繩子第一部分。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分佈於兩側的鋼繩中間用長約50厘米、直徑超10厘米的樺木木杠固定後,鋼繩的中段呈“一”字形,兩端尾部分叉,形似燕尾。

  “你看,這個樺木杠就像是‘二龍戲珠’中的珠子。比賽前,用木杠將兩側的鋼繩合二為一,這樣比賽就可以開始了。”木杠製作人之一、49歲的當地群眾寧世雄説,別看這個木杠不起眼,它可需要提前用油炸來增強柔韌度。

  這是2月10日在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萬人扯繩活動現場拍攝的用於連接鋼繩的木杠。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王玲&&,拔河比賽時,周圍觀看群眾會持續吶喊加油。伴隨着整齊的號子聲,拔河群眾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為上街和下街,不分男女老幼,只要願意參與,都能加入隊伍,大家一起奮力爭取勝利。“萬人拔河”並不像一般的拔河比賽一樣劃定勝利區域,而是相持數十分鐘,直到一方徹底放棄繩子為止。

  按照當地傳統説法,在萬人拔河比賽中贏得勝利的一方在這一年將會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但現在大傢伙更注重比賽過程帶來的快樂和喜悅。”馬寶瑞説。(參與記者:胡偉傑、張智敏)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