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荒茅田變“花茂”,感受黔北山村“鄉愁味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02 14:23:58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丨荒茅田變“花茂”,感受黔北山村“鄉愁味道”

字體:

  新華社貴陽2月2日電(記者汪軍、李凡)“帶着小朋友在陶藝館玩玩泥巴,吃吃當地特色農家菜,感受一下我們兒時的味道。生産生活都有鄉土氣息,這應該就是鄉愁吧!”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游玩的韓通一家,體會到別致的黔北山村“鄉愁味道”。

  花茂村風景。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春節期間,這個曾經名為“荒茅田”的村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花茂村曾是一個貧困村,土地貧瘠,人才外流。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形成了以土陶産業、現代農業、旅游産業為主的三大産業發展模式。曾經的“荒茅之地”變成了如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花繁葉茂”之地。

  村民母先才的陶藝館,主要製作花瓶、茶具等生産生活用品和觀賞工藝品。這裡還成為不少學校的寫生基地,每年到陶藝館參與陶藝體驗的有萬餘人。

  “除了有一種玩泥巴的感覺之外,還能感受到陶藝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泥要掌握好濕度,軟硬要適中;拉坯的時候手上的力度要掌握均勻;圖案的設計更是講究,技術和藝術的高度融合才能製作出一個好的作品。”母先才向進館參觀體驗的游客細細講解。

  母先才展示他製作的土陶産品。新華社記者 汪軍 攝

  冬日的花茂村,青山綠水環抱,小青瓦、坡面頂、白粉墻式的黔北民居錯落有致。鄉村道路旁,蔬菜大棚井然有序排列在田間。臘肉香腸挂滿農家小院,菜園子裏的豌豆苗、青菜長勢不錯。

  “一頓飯只要兩個菜就夠了,一個是臘味合蒸,裏面有臘肉、香腸、排骨,一個是白水煮青菜,再加一碗辣椒水。就這些,一頓要吃三碗飯。”來自四川的尹先生在花茂村裏的農家餐館,把一頓簡簡單單的午飯吃得有滋有味。他説,原生態的食材,給食客以純正的味覺體驗。

  在花茂村的“鄉愁集市”,土豆片、辣椒面、烏江豆腐魚、鴨溪涼粉、南白黃糕粑等特色美食讓人目不暇接,小山村的土特産也帶給大家一種“鄉愁味道”。

  2024年,貴州的這個小山村累計接待游客90萬人次以上,綜合旅游收入3500萬元。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彭龍芬説,如今的花茂村,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村外人感受到的“鄉愁味道”正變成村裏人看得見的“幸福指數”。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