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月22日電(記者周慧敏)從海口江東新區出發,跨過海文大橋,就到了鋪前鎮。
鋪前三面環海,與海口東寨港隔海相望,也是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文昌段的起點。春節臨近,這座位於文昌北部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迎來了許多游客。
圖為1月21日拍的鋪前港。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在小鎮西南一隅,有着百餘年歷史的鋪前老街臨港傍海,是當地的地標建築,兩側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飽經歲月滄桑,古老而質樸。漫步其中,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鋪前老街始建於1895年,老街的騎樓建築主要由“下南洋”的人返鄉興建,民國初期已初具規模。海南曾經流傳着一句話:“東走西走,不如到鋪前和海口。”可見當時鋪前之繁華。如今斑駁中仍清晰可見中西合璧的立面裝飾,各具特色的陽&、花欄,各建築立面、柱體、墻面圖案和女兒墻無一雷同。
在老街生活的人們幾十年如一日:老式理髮店修面剃頭的師傅、修了一輩子鐘錶的老匠人、在家門口嫻熟製作漁具的漁家婦人……看著眼前的這一切,時光仿佛在這裡慢了下來,靜謐而深遠。
來自貴州的游客曾春旺已是第二次來到鋪前游玩。他和朋友在海口租了一輛車,計劃沿着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東線一路玩到萬寧。“相比其他城市的老街,鋪前保留了淳樸自然、沒有過度商業化的風貌。”曾春旺説,這裡的老街沒有給人千篇一律的感覺,而是有着一種獨特的味道。
1月20日,游客在鋪前老街游玩。新華社記者 周慧敏 攝
這條300多米長的老街上,經營着十多家海産店,魚幹、蝦米、乾貝等海鮮乾貨琳瑯滿目,空氣中飄蕩着濃濃的海鮮味兒。沿着老街一路向西,走到盡頭便是鋪前港碼頭。不遠處,海文大橋氣勢恢宏。
位於碼頭的一家海鮮乾貨攤前,不斷有游客前來問價和購買。老闆娘張紅告訴記者,海文大橋建成後,她就開始在這裡擺攤,已經有六七年了。“本地産、自家曬的海鮮,多少都不夠賣。”她説,“態度一定要好,貨一定要新鮮”,這是她生意好的“秘訣”。這幾年隨着游客增多,她的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除了受游客青睞的海鮮,當地傳統特色小吃“糟粕醋”酸辣可口,是游客到此必“打卡”的美食,也成為無數游客難忘的“鋪前記憶”。
1月20日,游客在鋪前老街品嘗糟粕醋。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鋪前的先輩漁民有着釀酒習俗。釀酒後均留下酒糟粕,漁民便利用它來煮打撈上來的魚、蝦、貝、海藻等日常食物。經過數代人的傳承和創新,這一美食逐步演變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糟粕醋”。
老街上有一家經營了20多年的老字號糟粕醋小吃店,前來嘗鮮的游客絡繹不絕,一些游客吃完還不忘買一瓶糟粕醋帶走。
“提到鋪前,人們就想到糟粕醋。糟粕醋已經成為鋪前美食文化的代表。”店老闆的兒子何金岳説,春節快到了,來游玩的游客越來越多,也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糟粕醋是我很喜歡的美食,從昨天下飛機到現在不過24小時,我已經吃了三次了。”曾春旺笑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