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西部篇丨聚鏈成群,怎麼幹?-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10 11:35:48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西部篇丨聚鏈成群,怎麼幹?

字體:

  新華社蘭州11月10日電(記者范培珅、王銘禹、劉雅萱)立冬剛過,位於甘肅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鋼城”嘉峪關市,氣溫驟降。然而,走進酒鋼集團旗下的甘肅東興鋁業有限公司作業區,生産熱火朝天。全長1.25公里的生産線上,168&&解槽一字排開,不間斷生産鋁液,工人忙着轉運鋁液。

  在酒鋼集團甘肅東興鋁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電解鋁作業區忙碌。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相隔不遠的東興鋁業下屬全資子公司——甘肅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忙着將鋁液加工成用於新能源動力電池、3C數碼産品、食品藥品包裝、高端裝飾面板等産品的高端鋁材。

  “東興鋁業具備年産170萬噸電解鋁的産能,是甘肅最大的電解鋁生産加工基地。但長期以來,企業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數年前,絕大部分鋁液需要鑄成鋁錠後銷往華東、華南地區,下游廠商需重新熔煉後再製成各類鋁合金産品,運輸成本和原材料耗損成本居高不下。”東興鋁業公司副總經理張金鎖介紹。

  東興鋁業公司的困擾,是西北眾多製造業企業面臨的共性難題。“一五”計劃期間,我國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中,有16項落戶甘肅,奠定了西北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裝備製造的産業基礎。改革開放後,這些産業以初級産品為主、鏈條短、附加值低的短板也逐漸暴露,許多企業特色鮮明、資源豐富、積澱深厚,卻難以轉化為真正的發展優勢和經濟效益,曾經面臨“富饒的貧困”問題,圍繞延鏈、補鏈、強鏈下功夫成為擺脫困擾的關鍵。

  這是在甘肅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拍攝的剛剛下線的鋁材産品。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東興鋁業公司將一家鋁材加工企業並購重組,2022年底企業更名為甘肅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後,多&鑄軋機組、冷軋機組相繼投産,冷精軋項目加快建設。“目前,公司鋁材年加工能力達60萬噸,産品涉及6大品種20多個系列,2023年實現産值近100億元,産品遠銷華東、華南地區的同時,還出口到韓國、印度、巴西等國家。”甘肅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有東介紹。

  “東興嘉宇新材料公司的引進,激活了嘉峪關市傳統鋁産業的一池春水,在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張金鎖介紹,當地不斷延鏈、補鏈,已引來7家下游廠商,東興鋁業90%以上的鋁液實現就地轉化。2023年,嘉峪關市鋼鋁兩大産業鏈總産值首次突破千億元,達1015億元,三年增加270億元,年均增長10.8%。

  在甘肅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鋁材加工車間作業。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精準引進一個上下游企業,可以盤活整個産業鏈條,喚醒“沉睡”的潛力。近兩年來,甘肅立足已有産業布局,優選新材料、有色冶金、中醫藥、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等14條重點産業鏈,通過精心組織蘭洽會、企業家“隴上行”、産業轉移發展對接等活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着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

  在甘肅省酒泉市,當地背靠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手抓産業集聚,一手抓産業“生態”,形成了風電、光電、光熱、儲能、氫能、智慧電網六大産業鏈,其中風電産業的主機、葉片、塔筒三大系統實現本地化生産,建成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2023年,酒泉市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産值達到205億元,近3年增速均超過50%。

  在位於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甘肅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人在18650電池生産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中國鎳都”金昌市,依託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産基地金川集團,當地着力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級産業集群。

  在武威市,龍頭企業伊利乳業公司的引進,直接帶動當地奶牛養殖、飼草種植、鮮奶儲存加工、包裝印刷、物流配送等60多億元産業鏈,實現農牧産業整體躍升。

  聚鏈成群,集群成勢,一批新鮮血液的輸入,進一步支撐構建起甘肅産業發展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甘肅實施新建、續建招商引資項目4648個,到位資金6527.1億元,同比增長40.7%。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