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5日電 題:廣聚青年人才 打造“青春之城”——成都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成效顯現
新華社記者李倩薇
近3年引進青年人才超169萬人、打造1699個青年之家、166萬青年志願者積極參與社會治理……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成都正着力打造“青春之城”,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
近日,在收到成都一家大型企業的面試通知後,來自江西的大學畢業生羅玉麒便在網上預約了成都市錦江區青年人才驛站的免費住房。
“沒想到人才驛站這麼方便,離地鐵口非常近,環境也很好,辦公桌、閱覽室、廚房、健身房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驛站大堂的電子屏還可以實時查詢招聘信息和出行路線,真是非常方便。”羅玉麒説。
羅玉麒在成都市錦江區青年人才驛站的休息室查詢資料。新華社記者李倩薇 攝
為了方便畢業生來成都實習、就業,成都市已在全市範圍內建成33個青年人才驛站,覆蓋所有縣市區,為畢業生提供最長30天的免費住宿及就業培訓等服務,目前已服務青年大學生11.2萬餘人次。
2022年,成都獲批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2023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印發《成都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2022—2024年)》,明確98項重點工作,從發展環境、生活環境兩個維度,推動“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作為重點工作也連續兩年寫入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
試點以來,成都的“適青化”程度不斷提升——構建了“人才驛站”免費短住、“保障住房”低費長租、“人才公寓”減費購置的人才安居體系,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超20.7萬套、人才公寓9.9萬套;在城市建設中打造一批“金角銀邊”青年場景,並以1699個青年之家為陣地開展青年活動超3萬場;構建社區工作網絡,引導166萬名青年志願者參與社會治理、3萬餘名“小青椒”參與大運會、世園會志願服務。
圖為成都市錦江區青年人才驛站的住宿房間。新華社記者李倩薇 攝
在一系列措施推動下,近3年成都市引進青年人才超169萬人,2023年吸引50余萬名青年人才來蓉就業參保。目前,全市14歲至35歲的青年人口近690萬人,佔常住人口近三分之一。
青年職場提升培訓、社BA爭霸賽、兒童文化活動……成都高新區盛樂社區是成都市青年發展型社區的代表,青年人口占社區常住人口一半以上。社區充分運用黨群服務中心、圖書館、運動角、青年之家等載體,為青年提供發展規劃、就業創業、交友等各類服務,還在暑期開設兒童“共享自習室”,解決青年職工們的後顧之憂。
“有的青年擅長攝影,有的擅長育兒,有的擅長心理諮詢……大家積極發揮各自特長,主動參與組織社區活動。”盛樂社區青年志願者李文從事社區志願服務已有5年,也是成都高新區的優秀志願者。他認為,在青年發展型社區中,青年既是參與者,也是主導者,豐富的活動不僅讓大家加強了溝通和交流,也在社區治理中充分激活了青年的力量。
年輕人踴躍參加盛樂社區組織的社區青年活動。新華社記者李倩薇 攝
記者從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為了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成都市聚焦人才培養引進,大力實施“蓉漂計劃”“蓉城英才計劃”,充分激活青年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職稱評價與企業人才評價開放融通試點,首批93名企業人才獲評高級工程師職稱。同時,創新推出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制度,培育持證農業職業經理人3.2萬餘人,“80後”“90後”人數佔三成左右,進一步推進城鄉人才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共青團成都市委青年發展部副部長劉天池説,成都市還將持續豐富青年城市場景,在構建青年安居體系、助力青年就業創業、推動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發力,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走深走實,讓青年成長與城市發展實現“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