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東興市是我國與東盟國家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與越南芒街市一河之隔。作為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東興口岸是我國通往東南亞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這是2023年12月20日在廣西東興口岸拍攝的往來旅客。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遼闊西部,佔全國72%的國土面積、3.82億人口,與10多個國家接壤。近年來,西部各省區市加快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發開放新格局,為西部大開發新添活力。
10月23日上午,滿載來自東南亞的聚乙烯、椰糖、聚酯切片、休閒鞋等貨物的X9596次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欽州港東站緩緩駛出,發往重慶團結村站。
一列鐵海聯運班列駛出廣西欽州港(10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2019年8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5年來,這條新通道不僅僅是單純的物流通道,更是一條具有澎湃動能的國際經濟走廊。
作為北部灣港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的“主力軍”,欽州港已從昔日的散雜貨碼頭,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樞紐港。今年上半年,經北部灣港鐵海聯運班列運輸27.68萬標箱,同比增長22.7%。
一艘裝載出口新能源汽車零配件集裝箱的貨輪駛離廣西欽州港(10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10月25日5時許,一列裝載汽車電子零配件等貨物的“東盟快班”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預計最快2周後抵達波蘭馬拉舍維奇。
這標誌着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兩大貿易通道在這裡實現“無縫銜接”。
這是10月28日拍攝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穿山越海,橫貫歐亞;連點成線,織線成網。今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4689列,發送貨物157.1萬標箱,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數量突破1600列。
“朋友圈”不斷擴大,西部加速聯通世界。
北起中國昆明,南抵老撾萬象,全長1035公里的中老鐵路,在中國和東盟間構建起一條便捷的“黃金通道”。
依波逢(中)在D887次列車上協助出境旅客填寫出境信息表(2023年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今年前三季度,中老鐵路累計發送跨境旅客17.7萬人次,旅客來源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依託中老鐵路,中國製造的機電産品、農産品以及老撾、泰國的天然橡膠、熱帶水果等實現“雙向奔赴”。
打開世界地圖,我國連接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最為便捷的陸路通道就在新疆。
2023年11月,新疆自貿試驗區揭牌成立,其總體方案包括8個方面25條129項改革試點任務。截至2024年2月底,自貿試驗區新增企業超3000家。
游客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檢大樓門前拍照留念(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通過自貿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一項項開放創新成果在我國西部大地涌現。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西部12省區市進出口1.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2%,是我國外貿增長最快的區域。
立足西部,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正書寫新的篇章;放眼全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
作者:吳煒玲、趙世蕓
李愛斌、李曉婷、宿傳義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