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千年瓷都”趕一場秋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0 10:39:0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到“千年瓷都”趕一場秋集

字體:

  秋日向晚,晚霞染天。

  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成百上千的年輕人涌進街道,支起帳篷和桌子,擺上精心製作的手工藝品,道路瞬間變身包羅萬象的創意集市。

  鯨魚乘着海浪翻涌,水草飄舞出婀娜身姿……來自韓國的陶藝家徐秉燦帶來了以海洋為主題的手工陶瓷作品。

  “這次集市,我期待了半年多。”他説。

  10月17日,第七屆“景德鎮陶溪川春秋大集·秋集”拉開大幕,作為2024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的重點活動之一,上千名國內外手工藝術家齊聚景德鎮,其中500多名來自國外。

 
  這是10月17日拍攝的陶溪川春秋大集文藝巡演。

  在韓國學習多年陶藝後,徐秉燦一直渴望帶着自己的陶瓷作品周游世界,足跡已遍佈澳大利亞、法國等多個國家,但在他的陶藝地圖上,始終沒有標亮中國“千年瓷都”——景德鎮。

  “上半年,我錯過了陶溪川的春集。沒到過景德鎮的陶藝師的創作經歷是不完整的。”徐秉燦説,為了參加此次秋集,他從8月底就來到陶溪川,開啟了三個月的駐場創作。

 
  10月17日,游客在陶溪川春秋大集上游覽。

  因文化相遇,以熱忱而聚。

  來自法國的莫琳,用陶片在指尖幻化成斑駁的植物剪影;來自美國的邁克爾,用3D陶瓷打印技術融合青花紋飾;來自波蘭的卡莎,用陶瓷雕塑勾勒出城市輪廓……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陶瓷成了共通的語言。

  火樹銀花不夜天。手舉火把、身着民族服飾的表演者排着一列長隊,在人群中踏歌而來。

 
  這是10月17日拍攝的陶溪川春秋大集文藝巡演。

  背着雙肩包、手持直播架,職業“走播”穿梭在琳瑯滿目的攤位中,為線上“雲逛集”的觀眾挑選心儀商品,多姿多彩的業態為集市注入了新活力。

  “我很享受在集市上擺攤,不僅産品銷得快,這裡開放包容的環境和同行們豐富的創意也能不斷激發我的靈感。”已連續參加7年春秋大集的攤主楊帆説,對於手工藝品而言,只有創意不斷,才能跟上時尚潮流。

  練攤創客慕名而來,“文化候鳥”紛至沓來。

  從2015年開始,陶溪川國際工作室每年推出為期3個月的“候鳥計劃”,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機構發邀請函,請他們推薦藝術家,吃住行創作全部免費,唯一要求是留下三分之一的作品。

  如今的春秋大集,有不少“洋候鳥”自掏腰包,為自己的創作增添寶貴的經歷;也有文創“吉普賽人”,帶着自己的手藝作品,前來尋覓心中的“詩與遠方”。

 
  10月17日,游客在陶溪川春秋大集上游覽。

  發源於陶瓷,不囿於陶瓷。

  今天的“千年瓷都”,不僅是陶瓷創意的“大觀園”,更成為全球藝術聚集地。

  “根植於厚重陶瓷文化泥土,景德鎮就像一棵老樹,在厚重的陶瓷文化土壤裏和多元包容的氛圍中,不斷長出新芽,也必將枝繁葉茂。”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劉子力説。(記者 朱雨諾)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