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10日電(記者 黃筱)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老年人可以自主在檢測一體機上查看當日血壓、體重等指標;在“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有專業教練指導老年人使用智能適老化健身設施;在智慧食堂,老人剛一進門就能看到適宜其身體狀況的菜品推薦……重陽節前夕,記者走訪浙江多地,發現智慧養老服務正悄然發生一些變化,從過去單純的“機器換人”提供便利,到如今的處處體現實用和暖心。
杭州市翠苑一區老年食堂,是浙江省第一批社區老年食堂之一,建成20多年的“老食堂”不斷有新氣象。飯點到了,老年居民們陸續來到食堂。踏進食堂,系統可自動識別到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並在門口左側的膳食推薦顯示屏上顯示今日推薦菜單和不宜食用菜單。
居民們在翠苑一區老年食堂排隊選餐。新華社發
“你看,每道菜上方的屏幕都有營養標籤,幫助我們合理挑選,收銀&那邊還可以自動識別、智能結算。”翠苑一區的居民胡華麗説。
前&的暖心服務離不開後&的智能化系統。老年食堂的二樓是翠苑一區的日間照料中心,也是老年人的健康小屋。這裡日常對老年人身體各項指標的監測進行數據收集,並定期把這些數據回傳到老年食堂的數字化系統中,為老年人的膳食食譜提供依據。
翠苑一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項菲菲介紹,前期食堂已將居民健康信息採集錄入,形成健康檔案。“像剛剛這位大叔就是對海鮮過敏,系統識別後會立即為他推送‘定制菜單’,包含建議食用或不適宜食用的食物。”
近年來,杭州積極打造“全城通”智慧助餐模式,老年人只需操作手機打開“浙裏辦”App,搜索“杭向頤養”,點擊“去用餐”,就能看到附近的老年助餐點。在“全城通”的老年食堂,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社保卡(市民卡)、“長者碼”等就餐。
“我們根據年齡段為老年人提供5折至8折優惠折扣,只要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不論戶籍,可在任意‘全城通’助餐機構享受優惠政策,打破了以往老年人只能在戶籍地老年食堂就餐、只有戶籍老人才能享受優惠的限制。”杭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秋日正午的陽光有點強烈,杭州市仁壽山康養中心的老人們陸續準備午休,他們不慌不忙地走進各自的房間,緩緩躺到床上。今年85歲的饒爺爺拿起遙控器,調節房間內的燈光、空調、電視,“我們這裡還有個其它養老院沒有的暖心小細節,就是可以遙控選擇播放像泉水、微風聲音的白噪音,老年人睡眠不好,這個功能對舒緩情緒很有幫助。”聽着潺潺流水聲,饒爺爺很快進入夢鄉。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提出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近年來先後發布三版《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共遴選了228項智慧健康養老産品、204項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産品項目包含健康管理類、養老監護類、家庭服務機器人等類別,精準對接老年人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促進了智慧健康養老産品的普及應用。
“‘助老’是智慧養老設備的基本要求,而現階段,在幫助老人生活的基礎上,‘愛老’‘孝老’是當前智慧養老的進階要求,人文溫度比科技含量更加重要。” 杭州市仁壽山康養中心護理部負責人吳萍説。
除了食和住,健康運動也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在寧波市鄞州區的不少社區裏,都嵌入了“就在身邊、推門可享”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東柳街道錦苑社區智慧運動健康中心一樓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是全市首家面向老年人的多功能健身場所。
寧波市鄞州區東柳街道錦苑社區的老年人在長者運動健康之家鍛煉。新華社發
社區書記程燕介紹,這裡的硬體、軟體和服務與傳統認知的健身房有所區別,器械注重智能化與適老化,幫助老年人預防和減緩慢性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中心配備智慧化管理系統,所有鍛煉的居民都可以通過手機端實時掌握自己的體測數據、運動處方、鍛煉情況、健康檔案數據等,可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鍛煉計劃。家裏子女也可以通過親情賬號綁定,參與了解父母鍛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