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 題:跟着“城市説書人”逛上海 尋訪老建築裏的紅色記憶
程思琪、許可
中共一大會址、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今年國慶黃金周,一邊“打卡”上海歷史建築、一邊追憶紅色歷史,成為不少來滬游客和本地市民的假日選擇。人們跟隨“城市説書人”的腳步,在一座座紅色建築中留下新的探尋足跡。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上海的大街小巷挂起了鮮艷的五星紅旗,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氛圍。好幾天前,上海“建築可閱讀”宣傳大使、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副教授周培元的國慶主題紅色建築行走活動已被預訂一空。
在9月28日上午的行走活動中,周培元帶着參觀團走進了如今的“外灘·老市府”,即曾經的上海老市府大樓。這座位於外灘歷史風貌區的建築於1922年落成投用,歷經百年見證了上海的發展變遷。
周培元為參觀團講解上海老市府大樓的歷史背景。(受訪者供圖)
一進門,參觀者們便看見對面的墻上懸挂着一張歷史照片,記錄了1949年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這裡升起上海第一面五星紅旗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這幅照片是通過AI技術對原照片進行放大和修復得來的,呈現出了油畫般的細膩質感,讓人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那個歷史性時刻的莊嚴與厚重。”周培元向游客們講述上海老市府的歷史背景和修繕過程。
在周培元深入淺出的講解下,同行的參觀者時而拿出手機拍照,時而側耳傾聽做著筆記。“以前從不知道這些建築曾見證過這麼多重要的歷史瞬間。”首次參加城市建築行走活動的孫女士感慨道,“下次打算帶着孩子一起來體驗,讓他們跳出書本,在建築中邊看邊學。”
周培元向記者展示自己最近的行程表,幾乎每天都安排了國慶主題的建築行走活動。“上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建築紅色文化資源,加之Citywalk(城市漫步)興起,很多人都想借國慶假期的閒暇,在城市中走走逛逛,了解建築的同時也重溫歷史。”周培元説。
在周培元的建築行走名單上,上海老市府大樓、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等知名建築都被列入其中。
10月1日,周培元又帶着參觀團來到位於徐匯區衡山路上的百代小樓,“其實,國歌的誕生也與上海有着深厚緣分。這棟美麗的建築就是首版《義勇軍進行曲》的灌制地,如今被改建為紀念館。”
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百代小樓,如今的《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新華社記者程思琪 攝
當日,百代小樓內《禮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特展》正在展出。參觀者漫步於各個展廳,了解《紅旗頌》《東方紅》等經典音樂作品的幕後創作故事,還能通過播放設備,聆聽七十五年來激動人心的時代歌曲。
江蘇游客吳先生是一名建築系研究生,行走途中一邊聽講一邊錄音,“我原本想著學習一些建築相關的知識就很好了,沒想到還能了解到這麼多紅色文化,打算錄音回去仔細研究學習。”
周培元認為,“閱讀”建築可以更加親近歷史的細節。“在一次次的行走活動中,人們通過一個個建築故事,切身體會歷史的變遷,更能感知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