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中國最長的沿海公路,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東興,南北縱橫近20個緯度,串聯起十個省市,全長近7000公里。
這是見證經濟奇蹟的公路,沿線自貿試驗區林立,GDP總量排名前四的省份齊聚,更囊括躋身全球前列的世界級灣區……
這是自帶“詩和遠方”屬性的公路,從一望無際的壯闊海景,到寧靜愜意的漁舟唱晚,從蔚藍天空下涌動的金色麥浪,到白鶴飛過的萬頃碧波……
這就是228國道!它不僅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更是對外開放之路、科技創新之路、文化傳承之路、生態保護之路、鄉村振興之路……
從遼寧丹東到廣西東興,這條國道承載着無數的故事與夢想,見證着中國的發展與騰飛。從9月3日起,我們沿着228國道的軌跡,記錄祖國的壯美風光,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228國道旁,七里海潟湖濕地碧波蕩漾,群鳥翱翔。載着相機、望遠鏡和三腳架,71歲的費明健開車行駛在路上,開啟他每天例行的拍鳥護鳥之旅。
9月20日,費明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拍鳥。
9月20日,費明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用望遠鏡觀察鳥類活動情況。
費明健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附近的侯裏村,20世紀80年代初,費明健和妻子用種田攢下的120元買了一部照相機,做起走街串巷為人拍照的營生。自那時起,老費與鳥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十年來,老費對鳥的熱愛不減反增,為了拍鳥,他換了一台又一台相機,拍攝的上萬張照片不僅記錄下七里海潟湖濕地裏鳥類嬉戲覓食、翩翩起舞的美好畫面,也見證了這裡的生態蝶變。
9月20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費明健查看照片。
9月20日,費明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家中展示自己用過的相機。
七里海潟湖濕地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上,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潟湖,因溫和的氣候、豐富的魚蝦餌料資源以及大面積的森林植被,成為鳥類遷徙途中重要的“加油站”和棲息地。多年以前,由於過度開發養殖,七里海從原有的近20平方公里湖面萎縮到不足3平方公里。同時,水循環系統不暢影響水質,七里海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鳥類數量和種類一度呈現不斷下降趨勢。2016年以來,針對七里海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當地全面開展七里海潟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經過整治,七里海水域面積已恢復至約15平方公里,重現碧波蕩漾的生態美景。
9月21日,一群水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覓食(無人機照片)。
9月20日拍攝的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無人機照片)。
2016年11月7日,一群水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覓食(無人機照片)。
從2012年開始,費明健基本每天都開車在濕地旁巡護一兩圈。七里海的變化,在他眼中日漸顯現。“以前七里海的鳥種類很少,現在每到11、12月份,很多珍稀鳥類都飛來過冬,比如丹頂鶴、白琵鷺、東方白鸛……”提起各種鳥類,老費如數家珍。七里海的環境一年比一年好,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鳥種類的增加,吸引更多人來觀鳥拍鳥,一批像老費一樣的愛鳥護鳥志願者也越來越多。
9月20日,費明健在家裏整理拍攝到的鳥類照片。
9月20日,費明健和妻子在家裏整理拍攝到的鳥類照片。
2018年,費明健成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並在環保部門支持下,牽頭組建了民間愛鳥護鳥志願者“護飛隊”。目前,“護飛隊”已經救助傷鳥十余只。人們用心護鳥,鳥類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饋這些人類朋友。費明健的鏡頭下,鳥兒在水草中愜意嬉戲覓食,在雲霧中自由飛舞,一幅七里海和諧動人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
9月21日,一群水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覓食(無人機照片)。
9月21日,一群水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覓食(無人機照片)。
9月20日,費明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七里海潟湖濕地巡查。
記者:楊世堯 盧漢欣 郝建偉
報道員:朱曉松 張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