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22日電 題:西藏芒康:千年鹽田的新故事
新華社記者魏冠宇、侯韶婧、沈曉朦
9月,一年曬鹽季進入尾聲。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瀾滄江的高山河谷坡地上,加達村村民開始例行修補他們1300多歲的鹽田。
2008年,芒康的井鹽曬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西藏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群眾敷設紅土、維護鹽田。新華社記者王洪流 攝
“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在這裡休息。仆從煮水燒茶時,連舀三桶泉水都是鹹的。”一番勞作後,村民扎西拉姆講起故事,“從此人們開發鹽井,在陡坡上層層架木、敷泥澆鹵,形成了鹽田。”
山上取土 山下取鹵
當前是鹽田修補季。鹽田底部涂有一種紅土,滷水在田上蒸發,並部分下滲形成鹽柱。紅土須每年更換,否則滷水會全部下滲,顆粒無收。
“這種紅土全在村民頭頂陡峭的山坡上,光是爬個來回就要1小時。”加達村村民格松江錯説。
鹽從哪來?沿一拃寬的泥道向江邊走到底就是堡壘形的鹽井。全村現存38口鹽井,最早的已使用數百年。從井側門道走下&階,就能看到山體石縫中滲出的滷水匯集井內。
過去,人們用肩挑滷水。一桶30斤,肩上兩桶就是60斤。“有時井裏滷水少。為了搶鹵,家家戶戶住在鹽棚。”扎西拉姆説,睡在鹽棚,鹽柱滴水會打在被子上、滴進眼睛裏,曾把她痛得直哭。
20多年前“鹽忙”時,她和父母每晚只睡4小時。
2011年,電網鋪設到鹽田,利用潛水泵,滷水通過管網流進各家鹵池,人們再也不用在泥道裏挑鹵、在鹽棚裏睡覺了。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的千年鹽田在瀾滄江兩岸依山而建。新華社記者王洪流 攝
黑屋子 泥房子 大院子
一塊鹽田10厘米深的滷水可結出約25公斤鹽。從澆鹵到析出鹽晶,天氣晴好時約需12天,可收三種鹽粒。
“表層的白鹽可以食用,中層的紅鹽可以足浴,就連下層的糙鹽,牦牛吃了也會變壯。”扎西拉姆説。
扎西拉姆走向鹽倉。新華社記者魏冠宇 攝
鹽晶裝袋後,扎西拉姆爬上田坡,走向一座沒有窗的石房。這是她和姑姑家的鹽倉。倉內不到10平方米,一片薄板隔開兩戶鹽堆。
“姥姥説,60多年前這裡就是我們的家。”扎西拉姆説,“裏面擠着6戶10幾口人。冬天冷,6家人就縮在一起;夏天,大家寧願在屋外住。”
曾經,鹽井孩子最喜歡的游戲,是用刮下的舊紅土和着滷水捏泥房子,和夥伴過家家,夢想著住更大的房子。
生活越來越好。經過多次翻建,扎西拉姆家2012年住進500多平方米的三層小樓,外面還帶一座300平方米的院子。
2023年,昌都市&&條例保護芒康鹽井古鹽田;同年,扎西拉姆耄耋之年的姥姥在幸福中安詳離世。
“我曬了一輩子鹽。前半生走泥路、睡鹽棚,後半生住大房子,鹽田也越來越好,沒有遺憾。”老人留下這樣的話。
鹽井兒女的新花樣
一塊塊鹽田橫連縱疊。在礦物質和微生物作用下,鹽鹵呈現不同顏色,仿佛山坡上的“調色盤”。
田下的鹽棚,儼然溶洞。低矮幽暗的鹽棚用西藏柏木架成,樑上挂滿鹽花,垂下的鹽柱宛如冰錐,鹽柱下方有滴鹵結晶形成的鹽筍。
西藏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的鹽棚下,樑上垂下鹽柱。新華社記者侯韶婧 攝
“潔白的鹽柱也可食用,幾個月才長一寸,每年春節前收一次。鹽筍是工藝品,個頭越大越值錢。”加達村村民曲珍説。
壯麗的鹽田、幽美的鹽棚、漫長的傳奇,成為鹽井兒女的增收新來源。
視頻記者:王洪流
2016年,扎西拉姆在全鄉中第一個接觸電商。靠着介紹鹽田、銷售井鹽、介紹風土人情,小有名氣的“古鹽田拉姆”每年收入10多萬元。
“我在網上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對芒康鹽田很有興趣。”她説,村裏不少村民開起藏家樂、當起講解員,去年全村接納游客約4.6萬人次,村民旅游增收264萬餘元。
瀾滄江畔,鹽田倒映天光雲影。新華社記者沈曉朦 攝
沐浴着陽光和清風,鹽田反射天光。鹽花形狀像桃花瓣,色澤也微紅,讓扎西拉姆想起姥姥和一輩輩鹽井鄉民的臉。她説,鹽是時間的味道,也是人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