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興起新農事——江漢平原現代農業走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8 10:02:2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魚米之鄉”興起新農事——江漢平原現代農業走筆

字體:

  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湖北中南部沖積出富饒的江漢平原。這裡自古盛産水稻、魚蝦等物産,有着“魚米之鄉”的美譽。近期,記者走進江漢平原田間地頭,感受到這片古老的“糧倉”,處處呈現出現代農業發展的蓬勃生機。

  “00後”的堅守

  雖已立秋,依然烈日當頭。晌午時分,在位於江漢平原北部的湖北省棗陽市琚灣鎮胡崗村,記者仿佛置身火爐。

  村道旁的一棵白楊樹下,楊嘉豪一身白色運動衣,頭戴淡黃草帽,站在稀疏的樹蔭裏。陽光透過樹葉照射在他身上,年輕的臉龐曬得通紅,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瞅見記者迎面走來,還有三五米的時候,他趕緊舉起右手,做出停止的手勢,提高嗓門喊道:“咱們就這麼聊吧,隔遠點,辛苦您了。”

  楊嘉豪的身後是一處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有5200頭生豬。2000年出生的他是這裡的老闆。為了防止發生豬瘟疫情,他已經幾個月沒有走出養殖場了。“今天採訪完了,我就要到專門的防疫點,經過三輪專業消殺,並取樣檢測合格後才能再進去。”汗水不停地流向眼角,他邊眨巴着眼睛,邊笑着説對記者説,整個流程走下來至少得一天時間。

  記者拿出一沓紙巾,準備遞過去。楊嘉豪擺擺手,露出憨厚的笑容。他告訴記者,自2021年大學畢業以來就一頭扎進這個養殖場,一年只出來兩三次。“我家祖孫三代都是跟豬打交道的。”

  爺爺和爸爸都是獸醫,但他自小只看到爺爺每天背着醫藥箱,走村串戶去給家禽家畜問診,而爸爸因收入低辭去了獸醫工作,到南方打工去了。

  楊嘉豪清楚地記得,2010年的一天,爺爺在電話裏喊爸爸回來,“家鄉要搞代養生豬,你趕快回來,這個有賺頭。”後來,楊嘉豪才知道爺爺説的“代養”是正大集團在當地推行的育肥生豬家庭農場代養模式,農戶只需投建養殖場,豬苗、飼料、技術和銷售都由正大集團負責。“當了一輩子獸醫的爺爺,最早嗅到商機。”

  楊嘉豪的父親拿出全部積蓄,又找親戚朋友借,終於湊攏50萬元,可離建設現代化養殖場的投資還差不少。在正大集團的協調下,中國銀行棗陽支行給他貸款10萬元,政府給予財政貼息。

  果然,第一年試養1500頭就獲得成功。“不愁養也不愁賣,不管豬肉價格漲跌,都由正大集團按照每公斤生豬1.8元左右回收”。楊嘉豪説,3年後,基本還清了貸款,收回了投資。2018年,又投資300萬元,從中國銀行貸款300萬元,將養殖場擴大了2倍多。

  看到家裏事業越做越大,楊嘉豪讀大學時,毅然選擇畜牧專業。畢業後,他回到家鄉,接手了養殖場,招聘專職經理人,進行規範化管理。“現在每年盈利130萬元左右,未來有希望賺得更多。”望著一望無垠的稻田,楊嘉豪抹去額頭的汗水,重重地摔在地上,語氣堅定。

  “這個希望還很大。”正在胡崗村調研的中國銀行襄陽分行負責人徐世文告訴記者,像楊嘉豪家一樣,棗陽所在的襄陽市正在全力打造“百萬頭生豬養殖、百億元産業集群”,形成了“政府+企業+銀行+農戶”四位一體的“聯農帶農”模式,已有346家戶農村家庭依靠銀行信貸支持,建起現代化規模養殖場,通過與正大等養殖企業合作,形成相對穩定的致富途徑。

  老農民重燃農業夢

  從棗陽出發,沿着棗石高速一路向南,來到江漢平原腹地湖北省荊州市。一望無邊的稻海映入眼簾,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的稻穗鋪滿田野。微風拂過,稻浪翻滾,空氣中瀰漫着陣陣穀物清香,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豐收圖景撲面而來。

  走進荊州市江陵縣沙崗鎮李公垸村,種植大戶李大軍正站在田埂上,手握一株稻穗,剝開一粒稻米,放進嘴裏,輕輕細嚼。“嗯。再過十來天就可以收割了。”他自言自語地説着,然後,轉身鑽進旁邊的大棚裏。滿棚的火龍果長勢喜人,紅彤彤的果實挂滿枝頭,一旁的香瓜種植基地裏,瓜藤鬱鬱蔥蔥,一顆顆幼果宛如翠綠的寶石挂滿藤蔓。

  49歲的李大軍以前是糧食公司職工,2001年下崗後,他幹過工程,開過挖掘機,辦過工廠。“是賺了一點錢,但總覺得沒有成就感。”李大軍挽起衣袖,捲起褲腿,走進稻田旁臨時搭建的一處工棚,對記者説,從2019年起,他逐步放下初見起色的生意,流轉農田進行水稻育秧和種植。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的規模後,附近村民主動加入進來,入股200畝水田,與他共同組建合作社。去年,他又流轉了200多畝耕地,種植水果蔬菜。

  “僅水稻種植,每年可賺30萬元左右”。李大軍説,有了穩定的利潤,他從中國銀行貸款100萬元,確保採購農藥化肥種子時的緊急支出,不耽誤農時,不影響生産。

  正當記者與李大軍交談時,來了3位中年男子,站在工棚門口往屋內探了探頭,看見有陌生人,踏進門檻的腳又收了回去。“找你去打牌的吧?”見記者主動打開話匣,其中一名稍顯年長的男子,趕緊接話,“我們哪有時間打牌,是來向李總學習的”。一旁的李大軍示意他們進屋坐下。

  原來,這三人都是來自隔壁的九甲湖村。57歲的段昌華在荊州市經營一家小型工廠,52歲的段遠文在臨近的宜昌市做了十多年水産生意。53歲的段昌雄在家鄉當農機經理人。“我們自小就在家種田,後來發現賺不到錢才出去的。”自稱是“老弟”的段遠文打趣道,“我們幾個老農民又幹上了老本行”。

  最近幾次回鄉,段遠文和段昌華逐漸看準一個商機,計劃投身現代農業。段昌雄獲悉後,引薦他們認識李大軍。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市場調研,四人逐漸明晰方向,決定拿出多年的積蓄,共同組建生薑種植專業合作社。

  “他們不僅帶着投資來,更帶着資源來。”李大軍介紹,他們四人有分工,利用各自的優勢,分別負責荊州和宜昌市場的開拓、土地流轉和耕種、種植技術和管理。

  四人帶着記者來到不遠處一片田地,地裏姜苗鬱鬱蔥蔥、莖粗葉肥。李大軍説,這是他們今年新種的100畝生薑,明年計劃再種100畝,正在附近鄉鎮物色合適的土地。“我們四人都是離開了土地,又回來的,再幹就要把它幹好。”

 合作社裏的流水線

  記者驅車沿着234國道,繼續往江漢平原南部走,遠遠看到一片古香古色的民居。停車駐足,鮮花、青草、綠樹,小亭、鞦韆、兒童樂園,一幅田園風光畫卷展現在眼前。這裡是沙崗鎮中垱橋村。

  57歲的村民鄢具東扛着鐵鍬,從路邊走來。“上午下了陣頭雨,我去田裏看看排水暢通不。”鄢具東告訴記者,他種了一輩子水稻,現在種有60多畝,其中50畝是流轉的。“以前還多些,前兩年許多村民看種田賺錢了,把田又要回去了。如今,再想流轉田地就難了。”

  記者來到中垱橋村兩委,村黨支部書記榮宇證實了鄢具東的説法。在全縣打造優質稻米工程的背景下,村裏於2022年初,成立江陵縣中橋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鼓勵村民將田地入股。由合作社統一購買種子、農藥化肥和農機服務,共同經營。

  過去,每家每戶都是小田,用泥巴築成田埂隔開。“不僅田地面積太小不利於農機作業,而且一到下雨天,田埂就化成爛泥,人走路都走不成,何談農機下田?”榮宇説,合作社已入股土地4500畝,全部進行“小田並大田”改造,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經營。以前是小田,兩台收割機一天只能收割60畝左右的水稻。如今,同樣條件下可收割100畝。

  不僅統一收割,村民把田地入股合作社後,就進入了“農業生産流水線”。由合作社統一採購種子化肥,組織噴灑農藥和播種收割,再統一售賣給縣裏成立的國有農業公司。村民只需按照自家入股的田畝數,管理相應面積的稻田,並按此面積分紅收入。

  “村民不僅更輕鬆了,而且還節省了成本。”榮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僅農機服務費用,每畝可節省20元;種子及化肥農藥每畝可分別節省50元和20元;4500畝田地共節省40多萬元,平攤給386戶合作社村民,相當於每戶增收1000多元。

  為集中及時採購農資購買農機,合作社從中國銀行貸款30萬元,並從縣政府申請到2%的貼息政策。“水稻馬上進入收穫季了,預計可以收成550萬斤,收入630萬元,還掉貸款,平均每戶收入15000多元。“冬季再種上油菜或小麥,還有一部分大的收入。”

  如今,在中垱橋村,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合作社。周邊村莊,類似的合作社也逐漸增多。(記者 徐海波)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