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中國最長的沿海公路,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東興,南北縱橫近20個緯度,串聯起十個省市,全長近7000公里。
這是見證經濟奇蹟的公路,沿線自貿試驗區林立,GDP總量排名前四的省份齊聚,更囊括躋身全球前列的世界級灣區……
這是自帶“詩和遠方”屬性的公路,從一望無際的壯闊海景,到寧靜愜意的漁舟唱晚,從蔚藍天空下涌動的金色麥浪,到白鶴飛過的萬頃碧波……
這就是228國道!它不僅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更是對外開放之路、科技創新之路、文化傳承之路、生態保護之路、鄉村振興之路……
從遼寧丹東到廣西東興,這條國道承載着無數的故事與夢想,見證着中國的發展與騰飛。從9月3日起,我們沿着228國道的軌跡,記錄祖國的壯美風光,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在遼寧省營口市
228國道大遼河入海口旁
有一片濕地,名為永遠角濕地
這是衛星地圖上永遠角的所在位置。
這片濕地西瀕渤海遼東灣
三面靠河臨海
是一個難得的原始地貌濕地。
這是2024年9月10日拍攝的遼寧省營口市永遠角濕地(無人機照片)。
近日,營口市林業和草原局
在營口永遠角濕地設立“仙鶴灣”指示牌
併發布地圖定位
“仙鶴灣”名字的由來
始於2022年
一對丹頂鶴
選擇在這片碧水綠草間築巢安家
並在去年誕下兩隻小鶴
一家四口成為永遠角濕地“仙鶴灣”的主人
2023年4月14日,丹頂鶴成鳥在永遠角濕地裏輪流孵蛋。
2023年4月16日,丹頂鶴成鳥帶着兩個寶寶在永遠角濕地裏覓食。
如今,4000多畝的永遠角濕地蘆葦搖曳
鳥類雲集
這是2024年9月10日拍攝的遼寧省營口市永遠角濕地仙鶴灣。
這是2024年9月10日拍攝的遼寧省營口市永遠角濕地仙鶴灣。
但誰能想到
幾年前
這裡還是一座當地有名的“垃圾山”
這是昔日永遠角濕地垃圾成堆的面貌(2017年攝)。
當時,永遠角濕地及其周邊
被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場、煉油廠等環抱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入侵濕地
導致永遠角濕地水質嚴重惡化
137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堆積如山
空氣惡臭、黑水流淌
漫天蚊蠅、土壤板結
蘆葦大量死亡,濕地面積萎縮
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這是昔日永遠角濕地垃圾成堆的面貌(2017年攝)。
2019年起
遼寧省營口市對永遠角開始了集中整治
控制污染源頭,新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
清理大遼河入海口周邊的蝦圈魚塘
開展濕地生態修復
讓永遠角濕地的每一塊土地
都能得到精心呵護
這是2019年當地清理永遠角濕地裏的垃圾山現場。
這是2019年當地清理永遠角濕地裏的垃圾山現場。
這是2019年當地清理永遠角濕地裏的垃圾山現場。
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
齊心協力的努力之下
永遠角濕地
在2019年底前完成了
存量垃圾堆填場治理
在2020年底前初步完成了
永遠角濕地生態的恢復
這是永遠角濕地初步恢復的樣貌(無人機照片,2021年8月19日攝)。
此後,永遠角濕地的生態狀況逐漸好轉
鳥類在水面上嬉戲
魚類在水中游弋
蘆葦隨風搖曳
這是2024年9月10日拍攝的遼寧省營口市永遠角濕地仙鶴灣。
2023年
兩隻活潑可愛的丹頂鶴寶寶的誕生
給這片濕地增添了更多的生機
不僅令當地攝影愛好者和市民為之着迷
更是吸引了無數游客慕名而來
2023年6月18日,丹頂鶴成鳥帶着兩個寶寶在永遠角濕地裏練習飛翔。
2023年7月26日,兩隻丹頂鶴幼鳥已漸漸長大。
2024年1月11日,丹頂鶴一家四口在冬季的永遠角濕地裏覓食。
2024年9月10日,游客在永遠角濕地仙鶴灣觀看丹頂鶴。
丹頂鶴一家四口在永遠角的故事
展示着這裡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果
對於鳥類,永遠角是它們的棲息地
對於城市,永遠角已變成城市的綠肺
這是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永遠角濕地的一部分,上方大橋所在道路即為228國道。
如今,走進永遠角濕地
宛如打開了一幅充滿活力的四時畫卷
春雨過後
新生的綠意在濕地邊緣泛起漣漪
盛夏時分
蘆葦輕搖着夏日的清風
秋風送爽
層林盡染,濕地裏火紅與金黃相互輝映
冬季來臨
白雪皚皚,冰封靜謐
2024年2月8日,丹頂鶴一家四口在冬季的永遠角濕地裏覓食。
從“垃圾山”到“仙鶴灣”
永遠角濕地的故事是一個生態奇蹟
它提醒着世人牢記那段對它破壞的日子
也用它勃勃的生機頌揚着
一首自然的讚美詩
這是2024年9月10日拍攝的遼寧省營口市永遠角濕地仙鶴灣。
這是丹頂鶴在永遠角濕地仙鶴灣上空飛翔。(2023年8月10日攝)
那麼
仙鶴灣裏最初的兩隻丹頂鶴
來自哪
記者將在國道之行的後續報道中
為您揭曉
記者:周華、錢一、姚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