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節氣過日子:風吹葉黃 白露節氣看哪涼風陣陣秋意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7 07:08:20
來源:中國天氣網

跟着節氣過日子:風吹葉黃 白露節氣看哪涼風陣陣秋意濃

字體: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跟着節氣過日子。今天(9月7日)我國進入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常年此時,北方大部冷空氣活動頻繁,秋意漸濃,晝夜溫差較大;南方則是秋意尚淺,江南等地需防“秋老虎”出沒。為適應天氣變化、慶祝豐收,民間有採集“十樣白”、飲白露茶、啜米酒等習俗。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白露風俗圖鑒和白露全國天氣地圖,看看這個節氣怎麼過。

  白露這樣過:採集“十樣白”辦秋社 預防秋燥慶祝豐收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時節秋風來襲,北方多地早晚時段已能感受到陣陣涼意,空氣也變得愈發乾燥;此時全國大部地區也陸續進入秋糧收穫的時節。人們常以採集“十樣白”、飲白露茶、啜米酒、辦秋社等習俗來適應天氣變化,慶祝豐收的到來。

  白露節氣的到來意味着暑熱天氣基本結束,雖然此時白天仍有熱意,但太陽落山後氣溫會明顯下降,早晚時段秋涼顯現。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茶樹迎來生長佳期,茶葉浸泡後甘醇清香,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之説。因此,白露時節,人們常常選擇飲用白露茶來清熱解渴,緩解秋燥。

  天氣乾燥在飲食上也更要注重滋補潤燥、少涼多溫。俗話説:“白露十樣白,老來腿不擺。”在江南等地,人們會採集十種名字裏帶“白”的草藥,如白術、白茅根等,與烏骨白毛雞或鴨子同燉,人們認為吃了可以滋補強體,對治療關節病有一定好處,也不失為緩解秋燥的一種好方法。

  秋天不僅是涼爽的季節,同樣也是收穫的季節。進入白露節氣,農民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慶祝秋收的活動也在各地陸續展開,辦秋社就是其中之一。在古代,人們敬拜神靈來酬謝豐收,祭神儀式過後,大家可以共同享用社酒、社肉。

  除了農事風俗,白露時節也有啜米酒的習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會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酒招待客人,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具有滋陰補腎等功效。米酒不僅可以直接飲用,還能製作桂花米酒圓子、米酒煨蛋等美食,深受大家的喜愛。

  白露看天氣:北方大部秋意漸濃 江南等地暑熱猶存

  “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白露時節是熱與涼的分水嶺,我國華北平原多地開啟夏秋轉換,秋天的版圖自北向南不斷拓展。常年此時,冷空氣頻繁影響北方地區,早晚天氣逐漸轉涼,多地晝夜溫差加大;江南等地則是暑熱尚存,“秋老虎”不時反撲;華西地區秋雨連連,需警惕持續降雨致災。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常年白露節氣全國天氣地圖來看,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晝夜溫差加大,此時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氣溫下降也逐漸加速。北方大部秋意漸濃,不過在冷空氣間歇期間,華北平原等地霧或霾天氣增多,需注意防範低能見度天氣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

  在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北地區北部等地,冷空氣會帶來明顯降溫,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降至5℃上下,此時較易出現初霜凍,容易對尚未成熟的玉米、棉花、水稻等秋收作物和未收穫的露天蔬菜、果樹等造成危害,農民朋友需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白露期間,秋天的版圖自北向南不斷擴展,但江南、華南此時還停留在夏天。湖南、江西、湖北、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等地暑熱尚存,部分地區不時還會有高溫天氣出沒,需注意防範“秋老虎”,當地小夥伴們防暑降溫工作不可松懈。

  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來説,白露時節颱風仍然活躍。此時颱風不僅數量較多,而且實力強勁,常與南下冷空氣結合帶來更強的降雨,更容易致災,沿海居民需密切關注颱風臨近預報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禦準備,加強防範城鄉內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各類次生災害。

  總體而言,白露期間降水開始顯著減少,但華西地區卻比較特殊,此時正是“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時節。由於頻繁南下的冷空氣與滯留在華西的暖濕空氣相遇,使鋒面活動加劇,往往會給華西地區帶來較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局地雨勢較強,當地公眾需防範連陰雨天氣對生産生活、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白露是仲秋時節的開始,沒有夏季的酷熱,也沒有冬季的寒冷。此時秋菊綻黃、秋葉漸紅,色彩斑斕的季節也即將來臨,不妨抽空陪同家人或約上三五好友,去戶外領略秋天的美好。(策劃/杜冰冰 設計/陳玉潔 數據支持/歐陽翼 沈雨旸)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