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垃圾山”到“仙鶴灣”——永遠角的變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6 08:42:49
來源:新華網

從“垃圾山”到“仙鶴灣”——永遠角的變遷

字體:

  新華社瀋陽9月5日電(記者姚劍鋒)在遼寧營口大遼河入海口,永遠角西瀕渤海遼東灣,三面靠河臨海,是一個難得的原始地貌濕地,因此這裡也被稱為永遠角濕地。

  這是衛星地圖上永遠角的所在位置。

  這是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遼寧省營口市永遠角濕地。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近日,營口市林業和草原局在營口永遠角濕地設立“仙鶴灣”指示牌,併發布地圖定位,方便廣大市民及游客精準抵達觀鶴地點。

  這是丹頂鶴在永遠角濕地仙鶴灣上空飛翔。(2023年8月10日攝)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這是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永遠角濕地仙鶴灣。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如今,4000多畝的永遠角濕地蘆葦搖曳,鳥類雲集。誰能想到,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座當地有名的“垃圾山”。

  當時,永遠角濕地及其周邊被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場、煉油廠等環抱,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入侵濕地,導致永遠角濕地水質嚴重惡化。137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堆積如山,空氣惡臭、黑水流淌、漫天蚊蠅。土壤板結,蘆葦大量死亡,濕地面積萎縮,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這是昔日永遠角濕地垃圾成堆的面貌(2017年攝)。新華社發

  2019年起,遼寧省營口市對永遠角開始了一系列的整治:控制污染源頭,新建醫廢處置中心,徹底解決永遠角垃圾填埋場問題;全面清理大遼河入海口周邊的蝦圈魚塘,開展濕地生態修復,讓永遠角濕地的每一塊土地都能得到精心呵護。

  這是2019年當地清理永遠角濕地裏的垃圾山現場。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這是2019年當地清理永遠角濕地裏的垃圾山現場。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隨着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齊心協力的努力,永遠角濕地在2019年底前完成了存量垃圾堆填場治理,在2020年底前初步完成了永遠角濕地生態的恢復。

  這是永遠角濕地初步恢復的樣貌(無人機照片,2021年8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此後,永遠角濕地的生態狀況逐漸好轉。鳥類在水面上嬉戲,魚類在水中游弋,蘆葦隨風搖曳。2022年,一對丹頂鶴選擇在這片碧水綠草間築巢安家。

  2023年4月14日,丹頂鶴成鳥在永遠角濕地裏輪流孵蛋。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更為喜悅的是,2023年兩隻活潑可愛的丹頂鶴寶寶在這片充滿生機的濕地中誕生。不僅令當地攝影愛好者和市民為之着迷,更是吸引了無數游客慕名而來。

  2023年4月16日,丹頂鶴成鳥帶着兩個寶寶在永遠角濕地裏覓食。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2023年6月18日,丹頂鶴成鳥帶着兩個寶寶在永遠角濕地裏練習飛翔。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2023年7月26日,兩隻丹頂鶴幼鳥已漸漸長大。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2024年1月11日,丹頂鶴一家四口在冬季的永遠角濕地裏覓食。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丹頂鶴一家四口在永遠角的故事,也象徵着這裡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果。對於鳥類,永遠角是它們的棲息地;對於城市,永遠角是城市的綠肺。

  這是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永遠角濕地仙鶴灣。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如今,走進永遠角濕地,宛如打開了一幅充滿活力的四時畫卷。春意盎然,新生的綠意在濕地邊緣泛起漣漪;盛夏時分,蘆葦輕搖着夏日的清風;層林盡染,秋季濕地的火紅與金黃輝映;冬季來臨,白雪皚皚,冰封靜謐。

  2024年2月8日,丹頂鶴一家四口在冬季的永遠角濕地裏覓食。新華社發(李國穎攝)

  這是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永遠角濕地的一部分。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從“垃圾山”到“仙鶴灣”,永遠角濕地的故事是一個生態奇蹟,它警醒着世人牢記那段對它破壞的日子,也用它勃勃的生機寫一首自然的讚美詩。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