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點亮中國暑期新“夜”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30 20:15:47
來源:新華網

文化點亮中國暑期新“夜”態

字體:

  新華社合肥8月30日電 題:文化點亮中國暑期新“夜”態

  新華社記者郭晨、劉美子、賈稀荃

  月初上,燈影動,樂輕起。演員們用動情的舞姿訴説着一場百年間徽州古村的故事,現場觀眾們的思緒也被漸漸帶入其中……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的徽州府衙內,以古建築為舞&,以徽州歷史和民間故事為背景打造的沉浸式實景演出《徽州府有喜》正在上演,觀眾們既在觀演中如癡如醉,也在互動中歡聲笑語。

  7月18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的徽州府衙內,沉浸式實景演出《徽州府有喜》正在上演。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在中國,暑期文化夜游不僅為游客避開白天炎熱高溫、擁有更好出行體驗提供了新選擇,也凸顯了中國百姓對於文化旅游、文化生活的熱情不斷升溫。

  “《徽州府有喜》在暑期共舉辦了53場,接待游客近25000人,很多年輕人都慕名前來‘打卡’。”歙縣文旅體局局長吳炯介紹,徽州古城的各類文化夜游活動豐富了當地旅游業態,也探索了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我們不僅僅是走走看看、打卡拍照,也對徽州的歷史、文化等都有了一定了解。”來自浙江的游客陳建對徽州古城的夜游活動讚不絕口。他&&,在實景中感受徽州歷史人文故事,為古老徽州解鎖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

  夜幕降臨,游客們圍坐在世界文化遺産地、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古村的村口,觀看著一場名為《夢禮徽鄉、西遞傳奇》的激光水秀。水秀依託當地獨特的水景、山體、建築、牌樓,通過多媒體建築投影以及視覺音樂等表現形式,重現活化徽州的歷史和文化。

  “我們不斷在文化與科技體驗融合上對西遞夜游進行升級改造,不斷豐富夜游的文化內涵。”徽黃旅游集團營銷總監胡維民説。

  同為世界文化遺産的黟縣宏村景區旁,另一場融合了聲光電、雜技等多種表演形式,講述徽州歷史故事的演出《宏村阿菊》更是成為該村文化夜游的一張新名片。

  “演出非常精彩,能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徽州的古往今來。”來自合肥的游客劉冰潔和孩子一起觀看《宏村阿菊》後説。

  8月15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景區旁,大型實景演出《宏村阿菊》正在上演。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在貴州,黃果樹瀑布與當地民俗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山海變遷”燈光秀吸引了不少游客,帶動景區周邊餐飲和住宿提質升級;在江蘇,昆山推出行浸式多維空間劇《只此周莊》和夜游等多項特色文化活動,為夜經濟注入新活力;在天津,黃崖關長城風景區推出“大明邊塞”之夜游黃崖關文旅項目,通過沉浸式演出展示當地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

  此外,各類圖書館、博物館、書店等文化場所也在晚間延長開放時間、舉辦各類活動,為百姓晚間活動提供更多文化選擇。

  晚間,安徽省圖書館的夜讀空間與自修室準時為“夜讀人”亮起夜讀之燈。窗戶下、&階上、書架前,人們手捧書卷,神色嫻靜。

  “夜讀把越來越多的人拉回書香之地。”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學教師陳洪麗説,十餘年的圖書館閱讀經歷讓她從普通讀者成了圖書館的夜讀志願者管理員。今年暑期,安徽省有70多家公共圖書館開啟“超長待機”模式,拉高市民夜間生活的“書香指數”。

  安徽博物院依託館與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希臘文物展覽,推出相關弦樂四重奏演奏會及博物館夜游活動,帶領市民們感受不一樣的東西方文明之美。

  “我們每個月都會結合節點主題,組織多場博物館夜游活動,不斷創新和改善展覽策劃、觀展模式等,帶給公眾全新的觀展體驗,希望能夠源源不斷地傳遞文化力量。”安徽博物院院長雷修佛説。

  8月23日晚,在安徽博物院舉辦的“尋找清風”夜游活動中,孩子們表演兒童音樂劇。新華社發

  “暑期晚間閱讀活動希望能給孩子和家長們提供一個歡樂、成長的文化親子時光。”皖新傳媒文化服務總公司市場企劃部主任金岳晴介紹,考慮到家長們白天需工作,所以他們旗下書店暑期中很多親子文化閱讀活動都安排在了晚間。

  今年暑期,安徽合肥、淮南、滁州等地新華書店相繼舉辦“書店奇妙夜”“書蟲姐姐故事會”“行走的書店”等系列晚間親子閱讀活動。通過閱讀繪本故事、剪紙體驗小課堂、書店尋寶、書籍夜市等特色項目,增強孩子們的閱讀和文化體驗。

  國家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蘇州博物館、常州博物館等紛紛延長營業時間,開設各具特色的“夜游”“夜宿”活動,為游客帶來全新的參觀體驗。

  專家認為,從暑期夜經濟、夜市的繁榮,到文化夜游受青睞,顯現了中國社會夜晚安定的治安環境、良好的經濟活力、旺盛的旅游市場,也凸顯了社會服務形態日趨多樣化和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