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東北篇|“守望太陽的民族”唱響幸福“新船歌”-新華網
新華網 > 地方 > 正文
2024 08/28 17:21:54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東北篇|“守望太陽的民族”唱響幸福“新船歌”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8月28日電 題:“守望太陽的民族”唱響幸福“新船歌”

  新華社記者戴錦鎔、劉赫垚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裏江、松花江流域,因地處祖國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烏蘇裏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傳唱半個多世紀的《烏蘇裏船歌》,形象描繪了赫哲族的勞動生活場景。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晾曬着漁網,展現着赫哲族“以魚為生”的特點。每年禁漁期結束後,赫哲人孫玉民都和鄉親們一起捕魚,以供應族人全年的吃、穿所需的魚産品。

  “魚是赫哲人的生存密碼,現在正值打魚季,大家都早出晚歸,希望有個好收成。”孫玉民説,夏季禁漁期一般是魚的産卵期,漁民利用這段時間修漁船、補漁網等,或是提前放置大網以備冬捕,禁漁期後就開始忙碌了。

  20世紀80年代,國家向赫哲人發放了新型柴油機,安裝在村民們的漁船上。生産工具的改善,極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也讓赫哲人告別了人力划槳時代。

  在第十一屆赫哲族烏日貢大會現場,赫哲族選手身着傳統服飾進行表演。新華社記者張濤 攝

  幾十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赫哲族不斷轉變生産方式,實現了從單一捕撈到漁農並重、再到多業並舉的跨越式變遷。

  除了食用魚,赫哲人還“衣其皮,用其骨”。嚴寒地區的生活環境及漁獵生産活動,使赫哲族學會了用魚皮製衣的技藝。

  作為赫哲族民族標誌的魚皮、魚骨製作技藝,是赫哲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全世界唯一傳承下來的魚皮製作技藝,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各大文旅推介活動中,非遺赫哲魚皮製作技藝染色項目傳承人趙同華,帶着她的“改良版”魚皮衣,總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趙同華的老師是今年72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傳承人尤文鳳。“做一件魚皮衣,需要大約50條魚,不同的魚皮,紋路是不一樣的,每一件都很獨特。這是赫哲族祖先智慧的結晶,也是漁獵文化的一個集中體現。”尤文鳳説。

  赫哲族魚皮製品。新華社記者張濤 攝

  從師傅那裏學習了魚皮製作技藝的趙同華,加入自己的創意,經幾次迭代升級,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尋常百姓家。魚皮高跟鞋、魚皮包、魚皮手鏈……在趙同華開辦的工作室裏,各種時尚的魚皮製品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相結合,讓魚皮技藝“活起來”“走出去”。

  上個冰雪季,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景區,趙同華設計的各式魚皮製品受到游客喜愛,一款能夠在夜晚發出熒光的魚皮雪花挂件受到熱捧,一度售罄。

  尤文鳳説,從全族僅存300餘人到如今的5000多人,從只會打獵打魚,到科學種田,再到製作魚皮衣發展文化旅游,在黨的關懷下,赫哲族唱響了新時代的“烏蘇裏船歌”。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