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8月26日電 題:廣西民族博物館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
新華社記者郭軼凡、李歡
“印在人民幣紙幣上的少數民族文字都有哪些種?”“壯族為何自古‘好五色衣裳’?”“京族為何是‘海洋民族’?”……時下,文博游持續升溫,位於我國南方的廣西民族博物館也成為各地游客最喜愛的打卡地之一。記者看到,館內人頭攢動,講解員覃婷正認真回答參觀者拋來的各種提問。
這座民族特色鮮明的博物館坐落於廣西南寧,6月開始的“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文化展”主題展覽是參觀人數最多的。副館長麥西説:“博物館近年來的年均參觀人數都在100萬人次以上,並且人數還在持續上升,周末節假日每天的接待量都有1萬人。”
8月24日,參觀者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
“每天講解忙得停不下來,我們越忙説明博物館越受歡迎。”覃婷告訴記者,來博物館參觀的不僅有海內外游客、放假的學生,還有不少研學團、專家團、媒體團等團隊客人。
“這裡展品特別豐富,有服飾、建築、樂器和生活用品,能讓人很好地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文化風俗。”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林建傑印象深刻。
來到這座博物館的人,往往會被其建築特色所吸引。廣西民族博物館的造型,就像一個大銅鼓,而銅鼓正是廣西等地少數民族的經典文化符號之一。“銅鼓”坐落於南寧青秀山腳下,綠意環繞中更添神秘與生機。
這是廣西民族博物館的主體建築造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博物館的六大類別藏品中,銅鼓尤為搶眼。廣西民族博物館是世界上收藏銅鼓數量最多、類型最全的博物館之一。站在一排排歷史可追溯至秦漢、繪有奇異鳥獸人形圖案的銅鼓前,游客在模擬銅鼓上敲出遠古回音,記者也感到心在共振。
在這裡,有一人多高的大銅鼓展出。據了解,銅鼓與稻作文明的起源有關,反映了南方先民對大自然的崇拜。
8月24日,參觀者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的銅鼓前參觀。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
館內收藏的1.86萬件(套)織錦刺繡也是博物館“破圈”的秘訣。站在各民族色彩斑斕的服飾前,大家像是在看一場盛大的時裝秀。
參觀者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欣賞壯族百衲作品。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一個用虛擬現實模擬世界文化遺産花山岩畫的展覽,呈現了兩千多年前先人在絕壁上畫出的神秘“小紅人”。岩畫的來歷和功用,至今仍存未解之謎。
各種文物講述着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歷史根脈和文化傳承,從紅水河畔祭螞拐,到大瑤山中祖娘節,至今仍存的獨特民族風俗受到矚目。
壯族的專題展,講述了嶺南最早開拓者的傳奇故事。11歲的“紅領巾”志願講解員周思言為游客演唱劉三姐歌謠,她説,劉三姐不僅是壯族的驕傲,也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
8月24日,11歲的“紅領巾”志願講解員周思言正為參觀者進行講解。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這裡不僅能看到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還見證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畫卷。”麥西説。
記者了解到,許多歷史名人都曾在廣西寓居,包括宋之問、柳宗元、李商隱、蘇軾、秦觀、黃庭堅、米芾、王陽明、湯顯祖、徐霞客等。
23日,廣西民族博物館迎來今年暑期最大規模的記者團。來自全國各地的30家媒體120多名編輯記者,把博物館選作他們“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採訪活動的起始地。
如今,逛完博物館,再帶走一個設計精美的文創産品,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標配。為吸引更多不同年齡層的人參觀,廣西民族博物館還舉辦非遺展演、親子研學、沉浸式解密互動、線上虛擬全景等活動,推動民族文化進一步超越時空,貼近大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