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轉,夏去秋來
“詩仙”眼中的黃山是怎樣的浪漫至極?
“不到瀟湘豈有詩”
當瀟湘遇上詩詞,會是什麼樣子?
鸛雀樓上,極目遠眺
又是誰正憑風而立,高亢吟誦?
山水是大地的詩詞,詩詞是文字的山水
一代代文人墨客在山川名跡間
留下了一處處不可磨滅的人文符號
讓我們穿行詩詞間
奔赴一場奇妙的古今相逢
見證中部崛起裏的錦繡山河
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登臨黃山
寥寥數筆
勾勒出這座名山的奇險峻秀、瑰麗多姿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
有“天下第一奇山”“天開圖畫”“松海雲川”之稱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
以山水為媒
囊括黃山、宣城、安慶、池州4地在內
安徽省傾力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
促産業跨界融合
放大“旅游+”效應
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支點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千年前的李白因汪倫的這封信欣然赴約
於是有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桃花潭風景區南臨黃山、西接九華山,與太平湖相連
泛舟潭上,潭中水光瀲艷,潭岸怪石聳立
桃花似水如霞,飛閣危樓隱約其中
2023年景區共接待游客204.44萬人次,旅游收入達4億元
位於我國中部、長江中游的湖南省
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瀟水和湘水在永州市零陵區萍島相匯成湘江
一路向北流入洞庭,最終融入滾滾長江
唐宋以來,不少文人墨客來到湖南
於青山綠水間,登臨遠望,吟詩作曲,留下千古名篇
讓大詩人陸游不禁感慨“不到瀟湘豈有詩”
登岳陽樓,看“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范仲淹《岳陽樓記》描繪洞庭“銜遠山,吞長江”的浩渺煙波
也滋養“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
近年來,湖南省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
2023年湖南接待旅游總人數65781.22萬人次
實現旅游總收入9565.18億元
瀟湘錦繡中的山水人文正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的雁門關依山建造
是長城重要關隘之一
雁門關的邊塞文化為歷代文人墨客帶來不竭的靈感源泉
詩詞中有將士戍守邊關、保家衛國的決心
也盡顯這座古隘雄關的悲壯與豪邁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
地處晉水源頭
這裡依山傍水、古木參天
百餘座殿、堂、樓、閣、亭、&、橋、榭
點綴於山光水色之間
是集中國古代祠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於一體的千年古祠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省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
居全國第一
有不可移動文物5萬餘處
現存古建築超過2.8萬處
從景區背詩詞到“打卡”詩詞中的旅行地
豐富的詩詞資源已成為各地文旅發展的絕佳“廣告詞”
越來越多海內外游客在詩意山水間
追尋歷史長河
行走中部大地
領略獨好風景
記者:劉美子、柳王敏、楊晨光、詹彥、張端、陳思汗
海報製作:夏園園
報道員:陳斌、李敏、陳春明
技術支持:安徽分社AIGC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