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避暑小鎮:“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4 19:06:11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避暑小鎮:“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

字體:

  新華社南昌7月4日電 題:避暑小鎮:“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

  新華社記者朱雨諾

  夏日炎炎,位於江西九嶺山脈腹地的江西省靖安縣中源鄉,迎來了天南地北的游客。

  中源鄉三坪村村民劉方勇從5月起開始忙活起來,今年58歲的他在村裏經營一家民宿,七八月份的房源在3個月前已全部訂滿。

  “游客大部分是外地人,以蘇浙滬地區的為主,他們基本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劉方勇説,不少游客甚至還會把第二年的房間提前預訂好,有的乾脆把行李、被子直接留在民宿裏。

  中源鄉海拔高,森林覆蓋率近90%,夏季平均氣溫為18攝氏度至22攝氏度。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讓這個常住人口不到7000人的偏遠山鄉成為網紅避暑勝地。截至目前,中源鄉共有721家註冊民宿,每年夏天接待約3萬名游客。

  這是位於江西省靖安縣中源鄉的沐光源宿。(胡凱韻 攝)

  從“涼資源”到“熱經濟”的轉化,為當地村民帶來了致富機會。劉方勇&&,自己去年經營民宿純收入超14萬元。“還有不少住客喜歡我的腌菜和筍幹,這部分收入一年也有一萬多元。”

  據統計,2023年,中源鄉旅游綜合收入達1.8億元。通過推行“閒房入股”等運營模式,中源鄉目前累計盤活村集體用房、閒置農房154間,讓100多畝閒置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充分發揮效益,每年帶動村集體增收超過5萬元。

  涼爽只是中源鄉吸引外地游客的一方面,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才是當地“流量”變“留量”的保障。

  游客走在江西省靖安縣中源鄉的游步道上。(徐錦濤 攝)

  多年前,村民們“單打獨鬥”經營民宿,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當地旅游業不溫不火。為突破民宿發展瓶頸,2021年中源鄉成立民宿協會,每個村統一定價標準、統一庭院風格,以景區式管理規範民宿運營,並搭建“靖安人家”民宿産業智慧管理&&,為民宿運營提供宣傳、諮詢、預訂、投訴等全流程服務。

  民宿協會還向每一名游客發放意見徵集表,以便更好地了解游客需求。游客&&旺季容易堵車,當地就建了一條分流車道;游客反映游步道上沒有休息的地方,當地就添置了長椅和涼傘;游客擔心旅游業態過少,當地就建設了古戲&、荷花棧道、葡萄採摘園等游樂場地供游客選擇……“我們不僅是‘賣涼風’,更是‘賣生活’。”中源鄉民宿協會會長鐘巍説。

  游客在江西省靖安縣中源鄉的溪流邊避暑。(徐錦濤 攝)

  來自南昌的游客黎思敏是中源鄉的“鐵桿粉絲”,今年已經是她連續第13年來到中源鄉避暑。“我每年的房間都固定不變,很多住客也認識了很多年,大家在一起生活,就跟家人一樣。”黎思敏説,最近她和住客們正在編排節目,打算一起舉辦一場夏日文藝晚會。

  目前,中源鄉的高山滑雪場、水街廣場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我們希望延長游客的旅游期限,讓中源鄉不僅有避暑游,更有四季游,成為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中源鄉黨委書記喻雪剛説。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