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7月4日電 題:溫泉小鎮:新老溫湯人早已成了一家人
新華社記者陳柱佐
“溫湯是好地方,非常養人的呀”“聽説這裡的富硒溫泉很好,一定要體驗”……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宜春站站&,一列高鐵列車進站停靠,下車的人裏超三分之一都是上海旅客,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對即將要去的溫湯鎮充滿期待。
溫湯鎮位於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得名於溫泉,也出名於溫泉。記者從明月山管委會了解到,2023年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全年共計接待游客1479.68萬人次,同比增長15.7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5.06億元,同比增長17.62%。
藍天白雲下的江西宜春溫湯鎮。(陳旅 攝)
當地依託景區以及富硒溫泉資源發展旅游業,每年吸引大量外地人特別是上海人前來度假甚至定居。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口碑效應,越來越多當地百姓吃上“旅游飯”,到溫湯泡溫泉也逐漸“出圈”。
劉金文早年間在外地工作,去年看到家鄉旅游發展潛力大,便返鄉創業經營兩家溫泉民宿。“80多間房,去年10月到今年春節旅游旺季期間入住率幾乎100%,即使淡季也能達到近70%。”他高興地説,現在正在新建民宿,“要趕在今年10月旺季來臨前開業!”
“這幾年小孩兒一放暑假全家老小五口人都會到溫湯鎮住上一段時間,爬山、逛街、住民宿、泡溫泉,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生活閒適又安逸。”第三次來溫湯鎮的上海游客鬱莉霞説,她跟身邊好多朋友推薦溫湯鎮。
游客在江西宜春溫湯鎮溫湯古井觀看表演。(陳旅 攝)
有很多像鬱莉霞這樣的游客來溫湯短暫感受“溫暖”的慢生活,也有不少人來了以後決定留下來定居,成為新溫湯人。
今年已經70歲的陸環琴早在20年前就經常往返於上海和溫湯兩地,但因為要工作,只能在春秋兩季過來待一段時間。“我退休後便長期定居在溫湯,這10年間基本不怎麼回上海。”她説,這裡的生活條件不錯,鄰里間互幫互助,幸福感十足。
現在的她,白天到老年大學上課、去藝術團排練舞蹈、參加社區志願服務工作;晚上泡溫泉、看書,每天都安排得很充實。“我們這群新溫湯人經常代表溫湯鎮到省市去參加比賽,去年的舞蹈比賽還獲得了三等獎。”陸環琴一邊指着獲獎證書一邊説,現在她除了口音還能聽出是上海人,其他生活習慣已然和當地人沒有區別。
2016年當地挑選出“新溫湯人”中群眾基礎好、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志願者,組建“溫湯大媽”義務調解隊,2019年改名“溫湯媽媽”調解隊並成立新溫湯人黨支部,進一步發揮外地人參與社會治理的作用。
新溫湯人黨支部書記劉莉萍説,從磨合到融合,新老溫湯人早已成了一家人,“我從上海來這裡定居5年了,很多新溫湯人和我一樣,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