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內的永不言棄——探訪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6 21:06:37
來源:新華網

高墻內的永不言棄——探訪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

字體:

  新華社杭州6月26日電 題:高墻內的永不言棄——探訪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

  新華社記者馬劍、林光耀

  “咔嗒”門鎖打開,“呼啦”隔板旋轉,“咔嗒”門鎖再次鎖緊。跟隨三級高級警長夏永東的腳步,記者經過安檢後穿過一道旋轉門,得以進入戒毒所內。

  國際禁毒日前夕,記者走進位於杭州市主城區的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高墻將車水馬龍和自由生活隔絕在外。在這裡,“迷途者”和“擺渡人”永不言棄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白色的墻壁、整潔的操場、綠意盎然的所區,戒毒所內生理脫毒、教育適應、康復鞏固、回歸指導4個功能區錯落分佈。“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在4個分區流轉後,通常在兩年內結束戒毒流程,重新回歸社會。”58歲的夏永東邊走邊介紹。

  戒毒所裏,“迷途者”在反省“來路”。在康復鞏固區,記者見到了戒毒人員方某某。從K粉、搖頭丸到冰毒,他曾在吸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最終染上賭癮耗盡家財。

  “大女兒剛剛結束中考,自從我吸毒被抓後,她的成績下降了很多。”方某某説,無法陪伴兒女成長是他最大的愧疚,也是堅持戒毒的最大動力,“希望出去後能好好陪伴家人,彌補虧欠”。

  37歲的小古曾是一名公職人員,染上毒癮後不但失去了體面的工作,還因吸毒離婚。“堅持不下去了就想想家人。代價太慘重了,在這裡要好好戒治,規劃人生下半場。”小古悔恨萬分地説。

  早起早睡,按點吃飯,高墻內的生活十分規律,方某某在音樂團體輔導中重燃對生活的熱愛,小古則在維持秩序的崗位上找到責任感。“夏主任經常找我談心,關心我生活中的困難,並用以前的戒毒成功案例激勵我。”小古説。

  圖為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內的禁毒戒毒科普館。(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供圖)

  “夏主任”夏永東已在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了22個年頭,從基層管理教育民警幹起,先後經歷多個崗位,卻始終沒有離開一線,是做思想工作的專家能手。“有時候真的是恨鐵不成鋼!”每每看到戒毒人員“幾進宮”,老夏心頭有時會閃過一絲氣餒,但馬上又堅定心態,“因為我要對得起這身警服。”

  不僅是執法者,更是“擺渡人”。盡己所能幫助吸毒人員迷途知返,回歸社會。這份永不言棄,在“擺渡人”之間接力傳遞。從警14年的戒毒矯治科民警徐誠昊津津樂道於曾有一名戒毒人員回到老家後熱心公益事業,成為當地水域救援隊隊長。

  “看到他們能夠融入社會,真的很欣慰。”徐誠昊説,在他和同事眼中,戒毒人員的“成功”不一定是大富大貴,而是回歸正常生活。

  致力於運用戒毒“黑科技”幫助戒治人員戒斷毒癮、祛除心癮,心理矯治中心副主任周晨所在部門是一支制服“心魔”的戰隊。“毒癮是瀰漫性的,可能貫穿終生,所以千萬別有僥倖心理以身試毒。”周晨説。

  民警在對戒毒人員開展VR虛擬現實毒癮評估矯治。(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供圖)

  記者探訪當天,伴着窗外的雨聲,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報告廳的舞&上,一出別開生面的禁毒主題舞&劇《歸零地》正在上演。由8位戒毒民警組成的演員團隊和大量影像鏡頭,通過對話、音樂、歌舞以及靈活多變的面具手法,將“癮君子”的心路歷程細緻入微地呈現。

  “數字時代,禁毒工作勢必要轉換主題,從對‘癮君子’的管控,要轉換為對未介入人群的防護,重點是青少年人群。”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胥紅説,該劇目前已在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多個院校演出,觀看人數超過2000人次。

  近期發布的《2023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指出,中國毒品濫用規模持續萎縮,毒品濫用治理成效持續顯現。但新類型毒品及替代物質疊加濫用問題持續蔓延,濫用種類更新迭代加速,毒品濫用形勢仍然嚴峻複雜。

  “挽救一名吸毒人員相當於挽救一個家庭。戒毒工作任重而道遠,將是一場持久戰。”老夏眼神堅毅,説話鏗鏘有力。

  之江大地,戒毒工作的觸角仍在不斷延伸,與社會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對接聯動。據統計,2023年以來,浙江深入開展禁毒法治宣傳教育“三百工程”(進百所學校、百家企業、百個社區),走進學校、社區、企業463家,開展禁毒宣傳活動761場次,受眾近20萬人次,建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91個,推動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不斷構建所內戒治與所外延伸一體化發展的戒毒工作新格局。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