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他們,在文物上種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4 09:43:00
來源:新華網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他們,在文物上種田

字體:

在文物上能種田?對,你沒有聽錯!

圖為鳳堰梯田(記者 唐斕 攝)

鳳堰梯田,位於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

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目前秦巴山區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梯田連片共1.2萬餘畝,距今逾250年

圖為鳳堰梯田(資料圖片)

如何既保護文物又能帶領村民致富?

2012年,鳳堰古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建成

以自然風光當“展廳”,梯田民居為“展品”

村民沿用自清代保留至今的耕種方式

隨之而來的,

是當地旅游業迎來大發展,農作物開始走俏

 

種田的是誰?

他們,是原鄉人

賴善康,95後

因為對故鄉的眷戀

大學畢業,毅然返鄉

2020年開始,承包土地,帶領村民種水稻、種油菜、種烤煙

“如今,家鄉更美了,村民生活富裕了,我的生活也更有意義了。”

這,是賴善康的心裏話

也道出了原鄉人的心聲:

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圖為村民在田間勞作(資料圖片)

他們,是返鄉人

吳純鵬,如今的種植大戶

2008年,放棄廣東高薪工作

帶着辛苦攢下的積蓄

回鄉創業

帶領村民種田、搞養殖業,忙得不亦樂乎

“在外賺錢,不能忘記回報家鄉。這片故土養育了我們,成就了我們。”

這,是吳純鵬對家鄉的告白

也説出了返鄉人對家鄉的牽掛:

這裡永遠是我們的家!

 

(記者 唐斕 汪明明)

【糾錯】 【責任編輯:陳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