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記者觀察:“千年瓷都”重振輝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07 10:38:29
來源:新華社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記者觀察:“千年瓷都”重振輝煌

字體:

  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窯史,600多年禦窯史……傳統陶瓷文化的積澱,鑄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鎮獨特的魅力與藝術氣息。

  如今,傳統陶瓷製作工藝與現代設計創意在這座城市不斷碰撞,帶動陶瓷産品創新,各種創新型産品贏得年輕消費者青睞,“千年瓷都”迸發出新的活力。

  這是6月5日在江西景德鎮禦窯博物館拍攝的精品瓷器。(新華社記者 劉力航 攝)

  來自山西的郝喜文2008年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後到外地工作,但他對陶瓷始終唸唸不忘,七年後他又回到這裡,在攻讀碩士、博士的同時,創辦了以研學業務為主的工作室機暇社。

  機暇社創辦人郝喜文正在研讀陶瓷歷史書籍。(視頻截圖)

  郝喜文説:“可能有一點偶然的因素來到景德鎮,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已經感受到了陶瓷本身巨大的魅力。那麼在這個基礎之上,我想更進一步地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到陶瓷的魅力。”

  兩名女孩在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銷售創意瓷器。(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近年來,6萬多名像郝喜文這樣的“景漂”聚集於此,其中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的“洋景漂”高峰時達5000多名。他們在景德鎮成立工作室、舉辦陶藝活動。

  今年1月30日,嘉賓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絲路瓷行”中國景德鎮陶瓷文化特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景德鎮陶瓷産業發展經歷了從無序走向有序、從分散走向集中、從低端走向高端、從少量走向規模的四個轉變。目前,景德鎮從事陶瓷及相關行業的人員達15萬人,接近城區人口的四分之一。

  6月5日,窯工在江西景德鎮徐家窯內搬運匣缽。(劉天宇 攝)

  “一座景德鎮,半部陶瓷史”,景德鎮正在以新的方式再現“文化強磁場”。要呵護好陶瓷文化根脈,全面推動陶瓷文物原真化保護、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産多樣化傳承、陶瓷文化系統化闡釋,建設成為世界體驗中國發展、感知中國文化的新窗口。

  記者:樊華、李勁峰、張旭東、汪奇文、余剛

  剪輯:余剛

  海報:康薇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