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是常見的視力問題,通常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開始,表現為看遠處物體模糊。一直以來,配備眼鏡是視力矯正的重要手段,傳統的近視眼鏡和隱形眼鏡通過調整進入眼睛的光線來提供更清晰的視覺,但這種方法不足以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現在,離焦眼鏡逐漸成為近視防控眼鏡的“新秀”,這種眼鏡的原理是什麼?近視離焦技術適合哪些人群呢?
“離焦”技術可減緩眼軸增長
人看物體時,光線通過眼內的晶狀體準確聚焦在眼底視網膜上,視網膜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通過視神經發送到大腦,從而使人看到圖像。但在近視的情況下,由於眼軸長度(即角膜表面到視網膜表面之間的距離)過長或晶狀體聚焦能力過強,導致光線在到達視網膜之前就已經聚焦,看遠處物體就會模糊。
離焦眼鏡在傳統糾正視力的基礎上,增加一種特殊的光學效果,即“離焦”。這種設計讓眼睛的中央視野(眼睛直接看到的區域)獲得清晰的視覺,讓眼睛周邊視野(眼睛邊緣部分看到的區域)有一種輕微的、有控制的離焦,使得周邊光線也可以聚焦在視網膜前。研究表明,周邊離焦的調節能夠有效減緩近視發展,原因是它改變了眼底周邊區域的光學信號,而這些信號被認為是控制眼球生長的關鍵。
簡單來説,離焦眼鏡是通過調節周邊視野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給眼球發出向視網膜前光線聚焦處生長的生物學信號,從而減緩眼軸增長,控制近視。
兩類眼鏡具有離焦效果
目前,採用離焦技術的近視眼鏡主要包括兩大類:框架眼鏡和角膜接觸鏡。
離焦框架眼鏡在臨床上也被稱為離焦鏡,市面上的品牌有蔡司小樂園、豪雅新樂學、依視路興趣控等。它的優點是佩戴方便、安全,適用範圍較廣,但有顯性斜視的人群除外。
採用離焦技術的角膜接觸鏡包括硬性角膜接觸鏡(如OK鏡、離焦RGP眼鏡)和軟性角膜接觸鏡(如離焦軟鏡)等。其中,OK鏡通常在夜間佩戴,對角膜施加壓力,暫時改變角膜形狀,使佩戴者在白天不戴鏡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較好的視力。離焦RGP眼鏡則適用於角膜有較高度數散光的人,如散光大於300度且無法輕鬆適配OK鏡控制近視者,這是一種在白天佩戴的角膜接觸鏡。而同樣是在白天佩戴的離焦軟鏡相對質地較軟,類似於成人佩戴的“隱形眼鏡”,舒適度較高,分為日拋、月拋、年拋款。
這3種角膜接觸鏡均適用於近視度數增長較快的兒童和青少年,但眼部長期感染或過敏患者、嚴重幹眼症患者、年齡未達到8歲患者,以及糖尿病、心臟病和全身免疫系統相關疾病患者不適用。
配鏡有哪些注意事項
配離焦框架眼鏡之前,要進行全面的眼部檢查,如散瞳驗光測定度數、眼底檢查、眼軸測量、眼位檢查等,以全面評估眼睛的健康狀態和近視程度。佩戴期間要密切關注反應,出現不適症狀及時與眼科醫生溝通,判斷是否需要調整。通常,大多數人在幾週內就可以適應新眼鏡,然後每6個月進行一次視力、眼軸及屈光度檢查,以監測近視的進展和眼鏡的適配情況。
離焦框架眼鏡作為控制近視的一種手段,正確佩戴至關重要。醫生建議在日間盡量長時間佩戴,特別是近距離視力活動如閱讀、寫作或使用電子設備時。在戶外活動時,也推薦繼續戴鏡。在使用離焦框架眼鏡時,如眼軸或近視度數增長仍然較快,需在醫生指導下結合滴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聯合治療。
佩戴離焦角膜接觸鏡的要求有所不同,以目前應用較廣的OK鏡為例,由於鏡片需與角膜接觸,所以手、環境與鏡片的衞生很重要。首先,需正確使用護理産品,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和中和時,按照説明書操作,確保雙氧水完全中和後再佩戴,以免對眼睛造成傷害。其次,在接觸OK鏡之前務必徹底清潔雙手,避免將細菌帶入,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由於淚液中的蛋白質、脂質和眼部分泌物可能會沉積在鏡片表面,應定期清潔OK鏡,避免表面臟污和蛋白沉澱影響使用效果和眼部健康。
OK鏡普遍適用於8-18歲且近視度數範圍在100度至600度之間的人群,不同品牌的OK鏡適應個體情況可能不同,需聽取醫生的專業意見。長時間使用電子産品可能會加重眼睛疲勞,影響OK鏡的效果,所以佩戴者應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這有助於眼睛塑形效果的維持。一旦眼軸或近視度數增長較快,也可滴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聯合治療。
生活中日常護眼別放鬆
即便佩戴了近視矯正眼鏡,兒童和青少年日常護眼也不能放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避免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單次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電子屏幕的中心位置應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觀看的距離為屏幕對角線長度的4-6倍,使用半小時後建議休息遠眺10分鐘。
讀書寫字時保持坐姿端正,做到“三個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睛離書本一尺遠,胸口離書桌一拳遠,執筆的位置離筆尖一寸遠。堅持“20-20-20”原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鐘需休息20秒,向遠處20英尺也就是6米外遠眺。
戶外運動、接觸陽光,是防控近視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同時,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牛油果、動物肝臟、奶類和蛋類、胡蘿蔔、青椒、穀類、豆類、香蕉、橘子、西紅柿等,減少攝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飲料、蛋糕等。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有利於産生褪黑素,減輕視疲勞。(劉穎 作者為密雲區醫院眼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