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造·新業態·新未來——江西南昌縣産業發展迸發新動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09 10:44:5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智”造·新業態·新未來——江西南昌縣産業發展迸發新動力

字體:

  60秒一輛整車下線,物聯網數據每日新增6000萬條,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江西省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全力推進産業智能化升級改造,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以新“智”造激活新業態、催生新未來,展現出新質生産力帶來的蓬勃力量與旺盛活力。

  新“智”造: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深入轉型

  機械臂翻轉揮舞、AGV小車來回穿梭,各條生産線運作井然有序……走進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富山工廠,熱火朝天的生産場景撲面而來。

  “富山工廠于2021年正式投産,産能達30萬輛,去年年底剛被認定為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富山工廠制造部總監劉英鵬介紹,工廠採用高柔性全自動化生産線,300多臺KUKA機器人同時作業,能實現4款車型快速切換生産,自動化率達98%,處于行業領先水準。

  在富山工廠“江鈴數字化精益制造係統”大屏上,裝備狀態、人員出勤、安全監測、能源消耗等資訊實時更新,生産進度、用戶服務、交通運輸等指標一目了然,這是江鈴汽車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的生動注腳。“通過智能化升級,生産管理更加精益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産品品質、生産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劉英鵬表示,富山工廠的涂裝車間實現100%自動化,避免了噴漆對員工健康的損害,還有效保障了車輛涂裝的高品質、高可靠性和高效率。

  富山工廠只是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大力推動産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縮影。近年來,南昌縣(小藍經開區)以重點規上工業企業為切入點,持續推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改造項目建設。2023年,南昌縣榮獲科技部第二批國家創新型縣(市)、江西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縣區等榮譽,小藍經開區獲評江西省數字化轉型優秀開發區,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數、“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項目數、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數等均位列全省前列。

  新業態:激活人才與數據要素價值

  智能制造帶來的不只是生産效率提升,更推動著制造業從生産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推動著制造業組織模式從“競爭與壟斷”向“競爭與協同共用”轉變。

  依托數控精密零件加工和高端數控機床研發制造業務,江西佳時特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時特)正積極探索整個自動化生産線解決方案的新業務模式。

  “在新模式下,我們就不再單純賣設備,而是提供一個‘交鑰匙’的方案,我們與用戶也從供應商變成合作夥伴。對方接訂單,我們抽取一部分利潤作為技術服務費。”佳時特常務副總經理白鈺表示,這種模式能夠減少用戶企業技術人員成本支出,打破一個技術團隊只能服務一家企業的組織制約,緩解人才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問題,充分發揮人才價值。

  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正深度融合發展,數據要素成為推動生産力向新向上的重要助力。

  為進一步做強新質生産力數字引擎,南昌縣(小藍經開區)聚焦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智慧交通、數字交易等領域,梳理機會清單和産品清單,每年定期組織應用産品發布會,以先行先試和融合應用推動前沿技術和産品創新迭代,激發企業技術創新和産品創新的活力。

  江西飛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飛尚科技)基于物聯網感知技術、大數據挖掘係統為南昌縣打造了集智慧環保、智慧水務、智慧工地、智慧公廁、智慧照明等八個係統應用于一體的智慧管控平臺,實現了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以及民生事業等領域的實時監測與精細管理。

  “為實現從監測到整改的業務閉環,公司與南昌縣政府聯合成立了工作專班,對任務分級分類,實行網格化管理。”飛尚科技工作人員舉例説,如發生工地揚塵警報,網格管理員會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理,同時所有處理過程和結果也將上傳到係統中。

  新未來:扭住科技創新“牛鼻子”

  數字時代迎面而來,如何切實把握新機遇新變革,促“新”提“質”?南昌縣(小藍經開區)聚焦激發創新活力,不斷壯大創新主體、做強科研平臺、突破核心技術,不中斷點燃科創策源引擎——

  企業是創新主體。南昌縣(小藍經開區)不斷完善“科技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的梯次培育化係,圍繞科技型企業成長發展各階段,加強初期培育、發展扶持。2023年,南昌縣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534家,同比增長15.5%,入庫總數創歷史新高。

  科研平臺承載創新重任。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加快構建“初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體係,以運營管理為抓手,助力科創平臺“上臺階”。2023年,南昌大學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同濟大學)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濟民可信(小藍)醫藥研究院正式揭牌,高能級科研平臺覆蓋全部主導産業。截至2023年,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共有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149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57個、市級83個。

  “依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院士工作站的創新平臺,公司突破了透析膜紡絲工藝難關,成功開發了首條規模化透析膜國産紡絲線,實現了中空纖維透析膜的自主制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加大對新領域和新産品的探索,2023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達5.84%。

  核心技術是創新關鍵點。南昌縣(小藍經開區)靶向開展“揭榜挂帥”,助力破解行業“卡脖子”難題,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江西博恩銳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吸收流體止血材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在該領域首次實現國産替代。“揭榜挂帥”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跑出“加速度”。2023年南昌縣(小藍經開區)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達74.4億元,同比增長297.4%。

  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時代浪潮中,隨著政策、資金、人才不斷注入創新體係,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將持續提升發展新動能,助力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係加快形成。(記者 孫廣見)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