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破小”成交迎來“小陽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09 08:50:54
來源:錢江晚報

杭州“老破小”成交迎來“小陽春”

字體:

  原標題:深圳買家一來“掃”走12套,有中介連買三四套

  杭州“老破小”成交迎來“小陽春”

正在重建的浙工新村 董旭明 攝

  這兩個月,杭州二手房市場熱度不退,月成交量一直保持在8000套以上,其中的熱度關鍵詞,正是近幾年一度在市場陷入尷尬境地的“老破小”。

  不久前,浙江&&了全國首個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自主更新的政策,老小區有望“原拆原建”的消息,攪動了平靜多時的老舊小區市場。

  不少投資客聞訊而來,有傳言稱有深圳人一來就“掃”走八套,也有中介親自上陣,連買數套。

  真實情況如何?本報記者諮詢了多個深耕主城區二手房市場多年的資深經紀人。

  有中介接到不少外地買家電話,每套預算百萬,打算連買多套

  “最近‘老破小’的諮詢和成交量確實比之前踴躍了不少。”德佑地産文暉店店長黃建軍了解到,近期確實有位深圳過來的客戶,但成交不是傳聞中的8套,而是在杭州買了12套“老破小”,主要集中在杭州市中心地段,比如朝暉、建國路、鳳起路、潮鳴、天水、孩兒巷一帶。

  黃建軍自己近期也接到不少外地人來諮詢在杭買房的電話,其中多是來自北上廣深的買家,預算100~150萬元/套,打算買多套。

  杭州城南鼓樓一帶的資深經紀人小朱也&&,4月份外地人掃貨杭州“老破小”的情況並不少見。

  另一方面,自己買房的中介也有一些。未來科技城某中介門店店長告訴記者,他一位中介朋友目前已經在朝暉、古蕩等多個板塊購入三四套房源。

  不過中介買房也並非都以投資為目的。城西某中介門店的店長透露,自己近期置換了一套未來科技城陽光城未來悅的次新房,主要是用來改善居住條件。

  低總價和高出租回報,是近期“老破小”成交熱的主因

  在杭州從事中介行業近20年的沈建(化名)認為,近期“老破小”成交熱的主因,還是“老破小”的低總價和高出租回報。在入手價格較低的背景下,無論是外地人還是中介,大多抱着“低點買進,自住或出租,等待拆改機會”的想法。

  經過長達近三年的調整,目前杭州很多老舊小區二手房價已經跌回到2017年左右的水平,具備一定的性價比。相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杭州的租售比較高,很多“老破小”的租金年化收益甚至能達到2.5%~2.8%左右,跑贏很多銀行理財産品,是比較穩妥的投資。

  而原拆原建、自主更新的政策&&,讓“老破小”有了新的想象空間,外地人蜂擁而至並不意外。

  根據杭州我愛我家公布的4月杭州二手房成交月報,市中心“老破小”集體回春。其中朝暉小區是“銷冠”,4月成交了72套,創近3年的新高。城西的古蕩新村4月成交了19套,成交單價在2.3萬元~3萬元不等;翠苑一區至四區加起來也有約60套房源成交;最早傳出“原拆原建”意向摸底的閘弄口新村,4月成交了15套,均價30402元/平方米。此外,夕照新村、復興南苑、德勝東村、流水苑、環西新村、莫幹新村、倉基新村等“老破小”4月均有多套成交。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市場下,雖然有中介入市買房,但這樣案例並不算多。並且,老舊小區自主更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市場下行的大環境下,大部分中介仍在觀望中。

  數年後,抱着純投資心態的“淘金客”究竟是如願以償,還是折戟沉沙,猶未可知。

  沈建這樣的老手也曾在投資“老破小”上吃過虧。他在2010年購入東新路上的一套老房子。當時是想等拆遷,直至今日,一直沒等到,房價即便按照本月的小區掛牌單價,也大概只能賣140萬元左右,對比當年的買入價格,幾乎沒有盈利。(記者 徐叔競 吳佳怡)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