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5月3日電(記者周義)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經濟開發區,靠山不靠海,毗鄰廈門的地緣優勢也非它獨有。然而,光伏支架、儲能、新能源汽車配件……一條新能源産業鏈在這個新興工業城鎮盡顯活力,9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此落地生根,它是怎麼做到的?
十多年前,一家名為“安泰”的公司在長泰經濟開發區呱呱落地,經過不斷轉型升級,從一家小型鋁材加工作坊蛻變成自主研發光伏設備的頭部大廠。公司生産的光伏固定支架、跟蹤支架,被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産值達12億元。
這是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寧夏的光伏跟蹤支架項目。新華社發
安泰是長泰經濟開發區高速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剛建廠時,周邊都是農田,只有一條小路通到工廠門口,現在廠房林立,工業集群。”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仕塔説。
記者在安泰新能源展示大廳看到,光伏發電板在主動“追光”,實時跟蹤光源移動。“這是我們‘光伏跟蹤支架+AI算法’共同作用的結果。”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材料研發總監田君福告訴記者,傳統固定支架只能選擇一個傾角來吸收陽光,角度不可以調節,或是只能手動調節,費時費力。跟蹤支架可以實現角度自動調節,始終讓組件朝向陽光,年發電量提升15%。
為了提升城鎮企業的科技含量,長泰經濟開發區牽線搭橋各大高校,推動企業與中南大學共建福建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與上海交通大學、福州大學等開展校企合作,加大自主研發創新力度,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在技術團隊的幫助下,城鎮企業科技轉化碩果纍纍。
這是長泰經濟開發區的航拍圖。新華社發
長泰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戴聰華告訴記者,長泰經濟開發區一大批企業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從“各自為戰”向“鏈條式”發力,24家新能源上下游企業共融共生,去年新能源産業年産值約30億元。
長泰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産業鏈的優勢,在“超級充電寶”項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走進東方醒獅儲能電池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台&設備整齊陳列,不同規格的蓄電池從高效運行的生産線上生産出來。一個由1800個鋰電池組成的大型儲能系統正蓄能待發,靜候用電高峰的到來。
東方醒獅儲能電池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張旻澍介紹,這個“超級充電寶”由開發區三家企業合作共建,僅需兩個小時就可以充電6000千瓦時。項目全部投産後年發電量將達460萬千瓦時,預計年節省電費約450萬元。
“如果沒有企業家沙龍,就沒有這個項目。”福建泰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蔡靜怡説。長泰經濟開發區內現有企業700多家,當地政府每月組織企業家沙龍,一次可以接觸數十家同類企業,傾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正是在這個沙龍上,三家企業負責人坐在一起,碰撞出了“超級充電寶”項目。
大力引進技術人才、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診斷服務、推進“産城人”融合發展……開發區勾勒出堅定前行的清晰軌跡。“不管是幹部、企業家還是研發人員、一線工人,我們專注做好一件事情,錨定新能源這個主業向‘新’而進,努力支撐起城鎮工業經濟強硬的脊梁。”戴聰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