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相冊丨14位攝影師,跨越69年接力拍攝了這條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25 10:48:36
來源:新華社

時光相冊丨14位攝影師,跨越69年接力拍攝了這條江

字體: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是中國山水的靚麗名片

漓江蜿蜒穿過桂林

是桂林山水的精華

  1955年拍攝的位於廣西桂林漓江之濱的伏波山。

4月25日是“漓江保護日”

我們整理了14位新華社記者

跨越69年接力拍攝的漓江照片

看到這些照片

仿佛打開一道時光之門

帶我們穿越歷史

見證漓江的滄桑變遷

  1981年拍攝的漓江。江水像綢,蜿蜓繞山。

  2017年拍攝的漓江。江面如鏡,倒映奇峰。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千百年來

遷客騷人的筆觸

將這裡的山水描繪得栩栩如生

&&漓江,&&畫廊

令人心馳神往

  1961年,從漓江岸邊的冠岩洞口,遠望對岸峰巒。

  2003年7月16日凌晨7時許,漓江風光旖旎,碧水縈回,奇峰倒影,景色秀麗。

  2018年11月4日,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漓江,游人幾許,在山峰倒映畫面中流連忘返。

漓江之水

從“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汩汩流出

匯入珠江、直奔大海

在1.2萬餘平方公里的流域內

擁有14處自然保護地

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産地

漓江風景名勝區

……

  1981年拍攝的象鼻山。

  1981年拍攝的以“兼山水之奇”而著稱的冠岩洞。

  1991年拍攝的桂林,左為疊彩山,右為獨秀峰,漓江從這兩座山前穿越桂林城。

  2005年5月7日,遊船駛過九馬畫山。

  2013年4月9日拍攝的蘆笛岩岩洞。

  2013年4月20日拍攝的穿山月岩。

  2013年4月20日拍攝的龍隱洞。

  2014年9月2日,在貓兒山山頂“華南之巔”觀景&上,一名游客在拍攝落日。

上世紀70年代

桂林成為

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旅游城市之一

漓江之美

受到越來越多外國游客青睞

  1986年,外國游客同漓江漁民及他的捕魚鳥——鸕鶿合影。

  1984年,外國客人乘坐漓江航運公司的遊船,欣賞漓江兩岸的景色。

  1986年,中外游客飽覽漓江兩岸風光。

  2012年9月2日,幾名外國游客乘船在桂林漓江陽朔河段游覽觀光時拍照留念。

  2017年10月25日,游客乘遊船游覽漓江風景。

  2017年10月24日,一名游客在廣西桂林市象山景區留影。

全長200多公里的漓江

蜿蜒穿過桂林

是兩岸350萬人口

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源

  1973年,從伏波山遠眺桂林市。漓江從伏波山腳下流過,滋養着桂林千家萬戶。

  2019年7月1日,桂林市榕湖附近景觀。連通榕湖的漓江從桂林城穿越而過,滋養着這方山川、這方百姓。

  2021年4月25日拍攝的漓江廣西陽朔段。從這裡流過的漓江,滋養着兩岸富足的村莊、美好的生態。

由於歷史原因

漓江沿岸

部分生産生活污水曾直排江中

給漓江水造成污染

受粗放發展觀念等影響

漓江流域曾出現

亂挖、亂建、亂養等行為

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一度嚴峻

關停前的位於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的一家採石場(資料照片)。

關停前的位於桂林市陽朔縣葡萄鎮的一家採石場(資料照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隨着這一理念的逐步樹立

為守護漓江

桂林大力推進

“治亂、治水、治山、治本”

  1979年,化驗人員對漓江進行定期水質採樣化驗。

  1996年,興安縣環保局的技術員在漓江的上游——靈渠上檢測水質。

  1997年,桂林污水處理廠技術員在查詢污水處理數據。

  1998年,象鼻山至漓江大橋段河床整治施工現場。

  2002年4月27日,桂林一萬多名幹部群眾和中外游客冒雨在漓江上游靈川到下游陽朔的&&江岸上清理垃圾,讓漓江煥發更迷人的風采。

  2007年9月6日,250萬尾經濟魚苗被投放到漓江。

  2008年9月1日,一名導游帶着自己的兒子在九馬畫山景點撿垃圾。

2022年,桂林市將4月25日

定為“漓江保護日”

如今的漓江,山青水碧

流域森林覆蓋率超過80%

幹流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

入選中國首批美麗河湖治理案例

漓江流域生態文章越做越活

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注腳

  2019年11月19日,游客乘坐游輪領略漓江兩岸的山水美景。

  2022年8月25日,在陽朔縣興坪鎮拍攝的漓江風光。

“輕螺如髻秀堪餐,峰影斜連萬笏寒。

秋水一江明似鏡,曉來只照碧雲鬟。”

穿越時光 更覺使命在肩

呵護好漓江美麗山水

讓這裡的詩情畫意流淌不息

  2022年8月25日,一名村民在漓江廣西陽朔縣興坪鎮段的竹筏上協助游客拍攝旅游影像。

  2020年5月19日,在陽朔縣興坪鎮拍攝的漓江風光。

策劃:王建華 李尕

統籌:費茂華 向志強 劉金海

本期主持:尹棟遜 陸波岸

攝影:薛子江 李開遠 何國正 周家國

李大平 陸漢魁 陳天湖 陳瑞華

劉廣銘 周華 黃孝邦 陸波岸

張愛林 曹祎銘

編輯:徐金泉 費茂華 尹棟遜 周大慶

 

老照片工作室

新華社攝影部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