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青年創客街巷尋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16 10:20:5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江西上饒:青年創客街巷尋夢

字體: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設計師”

  江西上饒:青年創客街巷尋夢

  “到金龍崗青年藝術街區,去遇見‘饒有信去’的美好生活。”在江西上饒市的中心城區信州區,一條潮流街區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地。兩年前,這條深藏鬧市、被老舊小區“合抱”的小街,因為一群年輕人的改造而擦亮顏值,如今又吸引更多敢想敢幹的青年創業者,來這裏尋夢。

  氛圍感:“氣質相投的共創者聯盟”

  拿著上饒毛筆的“梵谷自畫像”、彰顯城市精神的藝術幕墻、集聚城市地標的打卡點……走見信州區金龍崗青年藝術街區,文藝氣息與街巷煙火氣交融,改變了街巷裏外的生活。

  紀文翰與王大偉,是這一藝術街區的設計、改造者,如今,也是這裏幾十家小店創業者中的一分子。“每一點建築上的巧思,都傳遞著與當代年輕人的情緒溝通。”王大偉説,他們要留下一條充滿藝術感的街巷,更想留下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地方。

  一邊改造,一邊更新業態,從江蘇來的紀文翰遇見很多“氣質相投”的年輕創業者,街巷完工之時,他和團隊夥伴決定把這裏做成一個共創共用的青年創業基地。

  聯動百余家商戶,籌謀主理人共創計劃,形成政府支援、市場做主的協作機制,在這條沒有統一管理的街區裏,以“90後”為主的創業者們,自發成立了“1+6+N”主理人共創聯盟,一些有想法的年輕人成為聯盟長期主理人。

  “對于小店創業者來説,最難的是從0到1的扶持。”紀文翰説,從新店選址、證照辦理,到行銷傳播、産品推廣,聯盟主理人之間相互幫扶、流量共用、産品聯動,甚至風險共擔。

  “在這條以美食業態為主的街區裏,每一家小店都有獨特的競爭力。”紀文翰分析,抱團創業的年輕人,在前期找準自身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這也讓街區和創客都找到了可持續發展之路。

  危機感:“天天盯數據,時時想突破”

  “每天都有很強的危機感,害怕哪天店一下子倒閉了。”金龍崗街區“就八桌火鍋店”店主吳志鵬坦言,每天盯著門店數據、平臺數據、客戶點評,時時想著産品怎麼創新、行銷故事怎麼講好。

  在很多小店創業者眼裏,吳志鵬是身邊的“成功者”。2023年8月在金龍崗開了第一家火鍋店後,短短半年間,吳志鵬已在浙江、江西、安徽開了40余家連鎖店。

  吳志鵬説,現階段創業成功的秘訣在于打破傳統的火鍋大門店模式,靠“一家店就七八桌”的小店經營,以極簡而具有個性的裝修,把核心放在食材與服務保障上,既適合小街巷的市場環境,也迎合了小眾化的消費需求。

  品牌的快速“裂變”,讓吳志鵬看到信心:今年要開200家連鎖店,帶領更多人一起創業。

  同樣在金龍崗街區經營美食店的店主鄭書鵬,也常常分析門店後臺數據,卻從無“閉店之憂”。“這家店要實在經營不下去,換個思路換個地方再來唄。”鄭書鵬把匠心安放在名為“茶檔”的小店裏,店裏的桌椅是他和父親手工打造,看著銷售數據變化琢磨菜品、與顧客交朋友,是他的經營日常。

  “不管如何,我們都要有大膽突破現狀的追求。”紀文翰説,這或許是當代小店創業年輕人的共同特質。

  松弛感:“以交朋友的心態奔赴市場”

  “每一家小店,既是城市經濟的重要承載,也是無數年輕人創業就業的夢想平臺。我們渴望被認同,也值得被看見。”近兩年,紀文翰與王大偉遇到的青年創客們,身處于幾十平方米甚至十幾平方米的小店,卻放眼全國市場看機遇,“踏實”“平和”“敢想”,是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在浙江桐鄉經營線上服裝店的余浚龍,今年2月和妻子回到家鄉上饒,幾番選址後,在金龍崗街區投資200萬元開了一家服裝實體店。“店還沒開,我們就面臨周邊老居民的質疑,有人對店裏裝修風格不認同,還有人擔心裝修影響房屋安全。”余浚龍的新潮設計,起初並不被附近老居民看好,為此,共創聯盟成員們還想了不少辦法幫助他溝通協調。

  開業僅僅幾個月,這裏已成為金龍崗街區的“地標”之一,門店線上線下的銷售情況也“達到預期”。余浚龍説,網店體驗感不足、實體店性價比不高,是不少服裝店的“痛點”,他想做的,正是提升服務、體驗感、性價比,嘗試改變痛點,同時傳遞生活的“松弛感”、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感。

  看似沒有太大追求的青年創客們,把大夢想放進小門店每一天的變化中。1999年出生的彭南順,在金龍崗街區經營著一家非遺文化體驗館,不擅言辭的他,在藝術傳遞中交朋友、服務客戶。“今年春節開館以來,無論是藝術課程學員,還是參與體驗的客流,目前來看服務都能有保障。”彭南順説,總有人能看到這裏獨特的美,走進來、留下來。

  在金龍崗街區的入口,有一句標語:“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設計師”。也許,這正是小街巷裏青年創業者們的心靈寫照。(記者 孫廣見)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