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與鄉的“兩相歡喜” 浙江二十年城鄉一體化紀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6 10:10:4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城與鄉的“兩相歡喜” 浙江二十年城鄉一體化紀事

字體:

  “城與鄉”,是讀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對重要關係。

  2004年,浙江地區生産總值多年來年平均增長13%以上,但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卻擴大到2.43。農村的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後於城市。

  2024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1.86,地區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3,浙江成為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

  20年,如白駒之過隙,亦承載使命厚重。

  自2004年發布和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綱要以來,浙江不斷發揮城鄉協調發展優勢,逐步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為全國城鄉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探路。

  六個“統籌”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早晨,沿着親水棧道晨跑;午後,在村裏的咖啡館點杯咖啡、看看書;晚飯後,再到“漫畫村”裏遛個彎……這是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墅豐村村民的日常,也是浙江農民美好生活的一個側面。

  曾幾何時,一提到農村,人們不由得與貧窮落後、環境臟亂差&&起來,“城”與“鄉”之間,隔着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如何扭轉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怎樣打破城鄉分割的體制和結構?

  在前期深入走訪調研、充分聽取幹部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浙江統籌城鄉發展的一系列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謀劃徐徐開啟。

  2004年底,浙江在全國率先&&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綱要,明確了統籌城鄉産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建設和統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六方面的重點任務。

  “核心是把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浙江省委、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説,20年來,浙江堅持從全局高度和系統思維出發,以六個“統籌”為指引,不斷打通城鄉融合發展通道,努力實現城與鄉的兩相歡喜、攜手繁榮。

  春日油菜花開,乘上嘉興101路城鄉公交,沿線城市樓宇與蓬勃發展的鄉村特色産業交相輝映。鳳橋水蜜桃、姚莊蘑菇、海寧鮮切花、桐鄉杭白菊……通過持續培育特色農業産業,這裡不斷夯實着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拓展農民的致富渠道。

  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三星村黨委書記徐利軍説,村裏祖祖輩輩都是種桃人,早年搖船到市場上去賣,開通城鄉公交後,不少村民就到人流量大的站點附近搭棚賣。“現在我們通過互聯網,物流快遞,桃子很方便就能發往全國各地。有好的品質,不怕錢賺不到。”

  20年來,圍繞城鄉一體化藍圖,浙江不斷重塑鄉村功能、激活村莊經營、喚醒沉睡資源,對村莊的人、財、物、地、産、景、文等資源統籌規劃、配置、組合、營銷,在城鄉發展協調性、均衡性上走在前、作示範。

  徹底改變農村樣貌的“兩山理念”“千萬工程”,促鄉鎮傳統産業轉型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不斷提升城鎮化率、取消落戶限制政策、完善公共服務均等化……浙江紅船幹部學院副教授陳國強説,這些年來,從浙江走向全國的重大改革經驗背後,無不飽含着對城與鄉這對關係的深刻思考。

  莫幹山下春風暖,鳥語花香迎客來。

  “我們通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宅基地改革等一批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解決了農村産業發展用地需求,推動形成了以‘洋家樂’為代表的農村産業經濟蓬勃發展。”湖州市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説。

  遠山蔥蘢,流水潺潺,一條玉帶般的河流穿行而過,環抱起坐落在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東南部的村莊雪水港村。近年來,該村先後建成雪水客廳、郊野公園等9個生態提升項目,並大力推行光伏供電的路燈、棧道、停車場等,使綠色清潔能源融入産業、交通、鄰里等場景中,聚力打造零碳村落。

  從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到閒置農房産權質押、集體經營性土地入市,盤活鄉村沉睡資源,再到以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城鄉風貌樣板區三大基本單元為載體,挖掘美好生活新場景……浙江在“重塑”城鄉關係的過程中,始終堅守“共進互促”。

  “城鄉融合,不只以城帶鄉,還要以鄉促城、城鄉互補。”嘉興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鄧建華説,其中關鍵是盤活農村的“有”,讓每寸土地、每處山水充滿魅力,並顯示出真正價值,進而改變農村被輻射、被輸血的命運,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從“做夢都想進城”到“給錢也不挪窩”

  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嘉興101路城鄉公交車司機沈水根很有感觸: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現在,哪是城、哪是鄉,早已分不清楚。“一路開過去,四季是美景。每個乘客,都能跟你講出不一樣的故事。”

  浙江城鄉一體化20年,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底色。

  基礎設施的“物理條件”具備了,城鄉融合的“化學反應”才有可能實現——2017年,浙江率先實現了建制村客車“村村通”。截至2023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10.2萬公里,88%的建制村達到了城鄉公交一體化標準。

  “有了好路之後,農村環境又大大改善,人的健康、幸福指數都從這裡來,也是我們堅持把企業做下去,帶動農民群眾就業增收的保障。”嘉興市潛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福良説,中國70%以上的鮮活蝸牛,從嘉興這裡出發,“爬”上了高端酒店和西餐連鎖店的餐桌。作為國內最大的蝸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公司蝸牛産量達2860噸,帶動七省一市500多戶養殖戶養殖,實現養殖戶增收10萬至30萬元。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在台州市天&縣赤城街道塔後村,白墻黛瓦的民居掩映在一片青翠之中。村黨總支書記陳孝形説:“村裏流轉了120多畝土地建成中草藥樣本園,帶動塔後片區種植中草藥1200畝,幫助周邊6個村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8萬元以上。”

  走進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火炬村,一排排樓房整齊劃一,臨街的店舖鱗次櫛比。幾年間,當地村民陸續搬進了城鄉融合社區,騰出的宅基地被統一規劃成産業用地,村民保留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股份分紅等權益。

  “附近工廠多,能就近上班,土地‘紅包’也沒落下。”搬遷10年,村民朱夏琴一家年收入從10多萬元增加到如今的40多萬元,“以前做夢都想進城,現在給錢也不挪窩”。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通過統籌城鄉一體化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浙江城鄉居民門診慢病、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已分別達到60%和78%,部分經濟基礎較好的農村困難群眾看病個人支付不超過3萬元、家庭不超過5萬元;不斷破解縣域、農村學校師資生源“雙流失”的發展痛點,建立全方位結對幫扶,讓更多學生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基礎教育。

  嶄新的宿舍樓、多功能教室、明亮的餐廳……嘉興市余新鎮中學目前在校的1000余名學生中,新居民子女(外來工人員隨遷子女)佔35%,還有65%來自鄉鎮農村。

  “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關鍵在空間、資源、成效的一體化。通過遠程同步課堂,大力提升鄉村學校教學質量;發揮每一位教師特長,培養孩子的專長和自信。”該校校長胡驍説。

  送戲下鄉、送書進村,文化宣講、文藝培育……多年來,浙江省各地持續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積極引導社會文藝力量和藝術家參與鄉村建設。隨着浙江省文聯及各級文聯組織的介入和參與,“藝術鄉建”逐漸成為縮小城鄉精神文化産品供給的重要抓手。

  “我們要把最前沿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帶到鄉村,讓孩子們在草葉飛長中也能開闊眼界、懷抱夢想。”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永紅村文藝特派員朱玲燕説。

  “雖有城鄉之別,而少城鄉之差”

  草坪、燈光、音樂、天幕……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聯豐村的村口咖啡店老闆陳凱樂,這些年完成了從進城務工人員到返鄉創業人員的身份轉變。他説,以前大多數人是從鄉村往城裏走,上學、上班、辦事、看病,現在越來越多人從城裏往鄉村走,游玩、度假、創業、生活。

  人口“逆流”現象,成為浙江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生動注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鄉扎根,也激活了那裏的發展“細胞”。

  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在嘉興市南湖區廣袤的田野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身成為“農創客”“直播達人”,把傳統農業和電商&&緊密結合,幫助當地優質農産品插上“翅膀”,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

  時至春來,衢州市龍游縣溪口老街的鄉村振興綜合體內,返鄉青年應逸正的“一盒故鄉”品牌竹編工藝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我們之所以回老家,既是因為對竹編的熱愛,也是看到了未來鄉村建設的光明前景。”

  位於千島湖畔的杭州市淳安縣界首鄉,水域廣闊、港灣曲折。很難想象,這裡曾是偏遠閉塞、發展滯後的山鄉漁村。藉&2023年杭州亞運會自行車、鐵人三項等項目的舉辦,這裡已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潮玩”勝地。

  事實上,正因鄉村特色和傳統文化的保留,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提升的當下,農村全面發展迎來了契機,城鄉資源雙向流動打開了窗口。

  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麗水市松陽縣,有1800多年建縣史,是華東地區傳統村落最多、風格最豐富的縣域之一。“以老屋修繕、村莊環境改善為基礎,我們因村制宜打造‘老屋+民宿’‘老屋+工坊’等業態,激發原鄉人和‘新鄉人’的雙重創新創業活力,一大批傳統村落實現了活態保護、有機發展的目標。”松陽縣名城古村老屋辦副主任王樹斌説。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鄉並軌之時,浙江沒有把農村變城市,而是在體現鄉村風貌、注重鄉土味道的前提下,統籌城鄉發展。

  聽着有節奏感的老歌,坐著101城鄉公交車上下班通勤,在嘉興市南湖區蜂巢創業園區擔任人事主管的90後王春雲説,很多細節都能感受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帶來的改變和溫度。“在嘉興,很多年輕人周一到周五在城裏工作,周末會選擇住回鄉村,鄉村有城裏不一樣的生活品質,鄉村的恬靜總是很有治愈力。”

  “雖有城鄉之別,而少城鄉之差。”聯豐村黨委書記李正峰説,“看得見風景,記得住鄉愁,鄉村是農村居民的美好家園,也是城市居民的美麗花園。”(記者鄔煥慶 俞菀 唐弢)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