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越野拉力賽多倫站開賽!”3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牧民羅振峰正在直播,他既是經營魚館、民宿的老闆,也是一名越野拉力賽愛好者。一有比賽,羅振峰的小院裏就停滿了越野車。“大家來我家吃飯、住宿,我們相處成了很好的朋友。”羅振峰説。
連日來,渾善達克沙地引擎轟鳴、眾車雲集,渾善達克沙地自駕穿越大環線“二月二龍抬頭”汽車拉力賽上,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余輛車、2000余名賽手和越野自駕愛好者,在春寒料峭的渾善達克沙地追風禦雪、極速角逐,上演現實版“飛馳人生”。
數千名游客的涌入,讓比賽舉辦地一房難求、餐廳爆滿。壯觀的千車發車儀式吸引了當地群眾圍觀,一時間拉力賽成了當地最熱門的話題。
錫林郭勒盟圍繞渾善達克沙地自駕穿越大環線,按季節開展4場大型自駕穿越活動,“為的就是吸引更多游客,促進渾善達克沙地內農牧民旅游增收,減輕渾善達克沙地生態壓力”。3月10日,在渾善達克沙地自駕穿越大環線座談會上,錫林郭勒盟行署黨組成員、副盟長楊立懇切地説。
2000余戶農牧民的“新商機”
2023年以來,錫林郭勒盟搶抓旅游市場全面復蘇機遇,着力打造全域游、四季游,全面提升服務質量,為全盟旅游市場注入新動能。2023年全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0億元,同比增長141.7%;接待游客超16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9.3%。
其中,渾善達克沙地自駕穿越是一張名片。資深越野愛好者王曉亮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裡有着‘花園沙漠’的美譽,地形地貌豐富多變,穿行體驗獨特刺激,吸引着眾多越野愛好者。”
據錫林郭勒盟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何明鑒介紹,錫林郭勒盟圍繞打造自駕游首選地,規劃設計了渾善達克沙地自駕穿越大環線,線路包括自駕游、穿越游兩類,共1條主線、1條大環線、6條小環線,分成自駕穿越線、輕度越野線、深度越野線、發燒越野線四個等級,可以滿足不同水平愛好者的越野需求。
“這條自駕環線的最大優勢是,最近的地方距離北京直線距離只有180公里,而北京有着大量的越野愛好者。”何明鑒&&,發展自駕游也切中了錫林郭勒盟交通不便的痛點。錫林郭勒盟盟署所在地錫林浩特市與鄰近城市北京、張家口、承德之間沒有直達火車,“這意味大批量的游客來不了,我們只能通過自駕解決交通問題”。
實際上,這條全長2700多公里的環線更大的價值在於為沿線2000余戶農牧民送去“新商機”。這些農牧民轉變生産經營方式,參與和從事旅游經濟,實現增收致富,同時也緩解了草原過牧問題,助推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取得更大成效。
羅振峰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他的牧家小院位於多倫湖邊的曲家灣漁村。多倫湖是自駕環線的重要打卡點。羅振峰説,夏季,一個中午就能接待100多名游客用餐,客房天天爆滿。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冰雪旅游格外火熱,“還有客人來我家吃年夜飯,兩個多月時間我當了60多次嚮導,帶游客體驗冰湖大穿越”。
目前,羅振峰一年收入40多萬元,帶動十幾個農牧民就業,廚師一個月工資高達萬元。但牧家小院尚未解決供暖問題,當前只能夏天營業。他向記者介紹,政府正在積極解決,預計今年冬天就能實現供暖。“以往我們從‘五一’營業到‘十一’,如今游客越來越多,我們能真正實現四季游。我計劃今年全年營業,帶着游客去冬捕,體驗冰雪旅游的魅力。”羅振峰説。
游客與農牧民的“雙贏”
游客想要體驗極致的穿越樂趣,農牧民想要守住自己的草場,如何平衡兩者關係,成為了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道大難題。
多位越野愛好者&&,由於對新改的路線不熟悉,有時在穿越過程中會誤入網圍欄,進入牧民自家的草場,與當地牧民發生摩擦。多倫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軍&&,為解決這類問題,錫林郭勒盟打造自駕游大環線,劃定指定路線,如有佔地給予農牧民補貼,還實行旅游分紅,將自駕游合法化、標準化,實現游客與當地農牧民的雙贏。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倫縣打造了郊野公園。作為負責人,內蒙古草原漫之旅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敏鍵介紹,郊野公園有全長29公里的越野路線,徵用了當地農牧民的部分草場,“我們前3年給這些農牧民補貼現金,之後按照投資比例進行分紅”。此外,當地還對郊野公園周邊環境進行整體升級改造,拓寬了鄉道、修繕了農牧戶圈棚、美化了村容村貌。
“二月二龍抬頭”汽車拉力賽已在錫林郭勒盟舉辦了13屆,玩越野也逐漸成為當地農牧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這次比賽中有很多“草原車手”,他們是生活在遼闊草原上的牧民。1990年出生的圖門巴亞爾介紹,他的參賽車從購置到改裝,總共花了一萬多元,“我們本地車手的賽車和外地車手有差距,但我們對地形熟悉,比賽就像是回家的感覺”。2021年,圖門巴亞爾加入了當地的越野車隊,他説,現在玩車的年輕牧民越來越多,“白天放牧、幹農活,晚上大家一起學習修車,參加家門口舉辦的比賽,特別有意思”。(記者 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