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金庸的禮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12 15:23:23
來源:新華社

百聞不如一見|金庸的禮物

字體:

(畫師徐盡歡繪)

三月,春風又綠江南岸

百年前,也是這樣一個春天

金庸生於浙江嘉興海寧

在祖輩文脈和家鄉風物的滋養下

他的“江湖”漸次拉開序幕

一生撰寫15部武俠小説

被譽為“武俠宗師”

誕辰百年,再憶金庸

他行過人間,“大鬧一場”

留下了什麼

此身

(畫師“老豬”繪)

郭靖奮不顧身守襄陽

楊過燒敵軍糧草、解襄陽之危

袁承志以國家大義為己任,出生入死

……

金庸筆下的俠義英雄

明是非、知善惡、曉家國大義

以東方特有的“俠”文化,觸動讀者

(畫師“老豬”繪)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是郭靖説與後輩人楊過的話

也是金庸贈與讀者的箴言

江湖照進現實

金庸成為人們跨越代際的共同語言

(畫師楊璐繪)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大俠

金庸小説也讓各具特色的人物有容身之所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梅超風,東方不敗

足見筆者的包容與憐憫

此身

從眾生中來,到眾生中去

斯人駕鶴西去,大俠常存人間

這或許就是他留給人們的禮物

此地

(畫師王小坡繪)

執筆為劍,文俠仙逝,江湖永存

金庸構築的江湖世界

編織了行俠天下的“江湖夢”

持續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

嘉興,煙雨安寧細膩

《神雕俠侶》開篇於南湖船歌

海寧,錢塘江潮浪卷轟雷

《書劍恩仇錄》着墨於眾人觀潮

故鄉的風土人情

為金庸提供了無數靈感

(畫師王小坡繪)

金庸的江湖今何在

從錢塘江邊的金庸故居、金庸書院裏

可尋跡一代“武俠宗師”的成長

從袁花鎮打造的“花溪俠影”風景線中

人們追憶小説中的故人往事

沉浸體驗海寧的詩詞朗誦、武術表演

手執“俠客護照”,武俠世界便鋪展眼前

除去故土

中國山河萬里,疊加着“金庸地圖”

從北京厚重的皇城到江南婉約的街巷

從風沙肆虐的大漠到桃花盛開的小島

從巍峨的三山五嶽到壯闊的五湖四海

韋小寶、郭靖、蕭峰、令狐沖走過的路

也在我們足下

此地

是波瀾壯闊的江湖

是燈火可親的人間

是金庸引導後人追尋的心靈“桃花源”

此心

(畫師王小坡繪)

金庸為何能夠觸動許多人的內心

答案要去他的內心世界尋覓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是金庸的平常心

“男子漢大丈夫,第一論人品心腸”

是他的俠義心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是他的慈悲心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是他的愛國心

為金庸小説作畫的漫畫家説金庸

“他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

採訪過金庸的新華社記者説金庸

是“溫文儒雅的老頑童”

書房門口挂着“洪七公的葫蘆”

品讀金庸的作家想追問金庸

“綠竹巷和蝴蝶谷在哪”

“獨孤九劍究竟怎麼練成”

……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金庸

金庸筆下的江湖、英雄、俠義情懷

與讀者呼應,引讀者思量

這份心靈的呼應和指引

像小説橋段——“將心法傳授於你”

是為明心見志

2004年,金庸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大鬧一場”

讓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悄然離去”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江湖仍在,傳奇依舊

再憶金庸

多少人回望的是自己的青春與夢想

誰人能不心中一蕩

 

監製:衛鐵民

統籌:劉暢 俞菀

策劃/製作:談昦玄

視頻設計:於艾岑 李澤魁

記者:唐弢 孫仁斌 於艾岑 王懌文

畫師:王小坡 朱傑 徐盡歡 楊璐

編輯:陸燁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浙江分社

新華社遼寧分社

新華社技術局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