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walk|聊城米市街,老房子“長出”新業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8 15:28:52
來源:新華網

老街walk|聊城米市街,老房子“長出”新業態

字體:

  新華社濟南2月28日電(記者張力元)從糧食集散地到“網紅”商業街,百餘年過去,米市街“老味道”還在,“新模樣”更靚。

  米市街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從南至北不足1公里。據清宣統二年《聊城縣誌》記載,當年這裡糧店匯聚,大到糧行、糧棧,小到糧戶、糧亭,鼎盛時期足有數十家。每日買進賣出,交易繁忙。

  古樓街道工作人員姜俠説:“米市街曾是連接運河碼頭和城內的主要道路,是貨物集散的主要通道。清代至民國初年,街上設有‘糧業公所’,城關七十二家糧行同仁經常在此聚會議事。”

  見證城市變遷的老街,也成了時代的印記。新中國成立後,粉末冶金廠、皮鞋廠、傢具廠等單位設在米市街,老街又熱鬧了起來。“90後”聊城青年雷浩自幼在米市街玩耍,他説:“小時候沿街都是小商店、廠房,街坊們常在路邊曬太陽、聊天。”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第二批歷史建築中有15處在米市街上。近年來,聊城着眼於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城市形象提升,委託專業力量對米市街進行改造提升,在保護街區真實性、完整性和生活功能延續性的基礎上,對歷史建築進行建檔、掛牌、維護修繕和活化利用,最大限度發揮其使用價值。

  2022年9月,米市街再次“重啟”。漫步於青石路,民宿、餐廳、花店、茶社、酒館、密室逃脫……歷史的回音與文化的韻味交織,老建築的“新生”帶來“新機”。

  米市街上的一家湖景餐廳。新華社記者 張力元 攝

  雷浩回到米市街創辦了一家藝術設計公司,並開設微型民俗體驗館。他説:“在老屋裏‘鼓搗’藝術,把文化元素做成文創産品,像在和‘舊時光’交朋友。”

  “90後”創業青年段珊珊結闔家具廠舊址特色,開辦了一家花店。“我以原建築為基礎,專門搭配了木質傢具,確保屋內屋外風格一致,現在插花課很受歡迎。人流量大了,我又開了一家飲品店。”

  記者了解到,目前,米市街上有10余個新業態,30余名青年在此創業,成為聊城旅游地標“打卡地”和時尚文旅消費引領區。

  游客在店舖內挑選伴手禮。新華社記者 張力元 攝

  老街“煥活”,受益的不止是商戶與游客,還有上百戶居民。今年96歲的居民龐玉珍在街上住了80多年,據她的二女兒楊玉芳介紹,得益於街區改造提升,房屋得到修繕,家裏安了地暖、通了天然氣,住起來更舒心了。“做生意的、過日子的、來游玩的,現在的米市街多姿多彩、鬧而不亂。”楊玉芳説。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